诗词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读左比事

读左比事

十二卷。清刘溱(1829-?)撰。溱字芙裳,黄冈(今湖北黄冈)人,生平事迹不详。据篇首自序,称此书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(1902)付梓刊行,时年七十四岁,知刘溱生于清道光九年己丑(1829)。《读左比事》共十二卷,十二公各为一卷。书中不录经传全文,有所论说才分别条述,各加标题在前面。此书目的在于举《左传》所纪春秋时与诸史所载兴亡成败之事大体相似的,一一进行类比。但采摭诸史的事类过于芜漫,又附有考证,并夹以议论,识见不高,往往多陈腐之言,参考价值不大。此书有光绪二十八年(1902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七家后汉书

    二十一卷。清汪文台(1796-1844)辑。汪文台字南士,安徽黟县人,博览群书,著有《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识语》、《论语外传》、《淮南子校勘记》、《英吉利考略》等书。流传至今的范晔《后汉书》撰成之前,记东

  • 春秋衷要

    六卷。清李式谷(详见《易经衷要》)撰。式谷深于经学,撰有《五经衷要》七十二卷,该书是其中的一种。第一卷为隐公、桓公,第二卷为庄公、闵公,第三卷为僖公、文公,第四卷为宣公、成公,第五卷为襄公,第六卷为昭

  • 味经斋遗书十五种

    四十一卷。清庄存与(1719-1788)撰。庄存与字方耕,号养恬,武进(今属江苏)人。乾隆十五年(1745年)成一甲第二名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四迁内阁学士,官至礼部左侍郎。为官清廉。乾隆二十一年(17

  • 诸经纪数

    十四卷。明徐鉴(详见《诸书考录》)撰。本书仿《小学绀珠》的体例。摘取十三经之中带数字的成语,以类相比次。自一至万数。其中有一句兼诸数者别称为垒数。各标本语,引上下文及注疏附于词语之下。

  • 谈资

    三卷。明秦鸣雷(生卒年不详)撰。秦鸣雷,字子豫,临海(今浙江省临海县)人,明嘉靖二十三年(1544年)进士第一,官至南京吏部尚书。此书采录古事,即不分门类,也不编次时代,不注出典,庞杂参错,莫喻其去取

  • 史纬

    三百三十七卷。清陈允锡撰。允锡字亹斋,晋江(今福建晋江县)人,顺治年间(1644-1661年)进士,官平湖县知县,生卒年未详。所撰《史纬》一书,仿宋吕祖谦《十七史详节》体例,摘录历代史书精华。但繁简失

  • 春秋集传释义大成

    十二卷。俞皋(生卒不详)撰。俞皋字心远,婺源(今属江西)人,元代经学家。俞皋同乡赵良金为宋宗室,进士及弟后为广德军教授,宋亡不仕,以《春秋》教授乡罢。俞皋即从师于赵氏。此书一守良金之说,于经文之下,备

  • 会稽掇英总集

    二十卷。宋孔延之编。孔延之,生卒籍里不详。是集前自有序,首题其官为尚书司封郎中,知越州(今浙江绍兴等地)军州事,浙东兵马钤辖。末署熙宁壬子(1072年)五月一日,越州清思堂。案施宿嘉泰《会稽志》,孔延

  • 六离合释法式

    一卷。不著撰人。《六离合释法式》一书,明清藏经都附于明普泰所著的《八识规矩补注》之后,虽称补注,但名实不符,只有正文,却不见有什么作者补注。考其内容及文笔风格,“其文不类初唐人之作”。也与玄奘所学法派

  • 尚书正义

    二十卷。唐孔颖达(详见《周易正义》)等奉敕撰。《尚书正义》又称《尚书注疏》。《尚书》系上古典章文献之汇编,原只称《书》,战国后儒家尊称之为《书经》,西汉之后始用今名,以其为上古之书,故称(“尚”通“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