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四卷。清李鼐元(约1791前后在世)撰。李鼐元字味堂,号墨庄,绵州(今四川绵阳)人,生卒年未详。乾隆四十三年(1778)进士。官宗人府主事。与兄调元、弟骥元,有绵州三李之称。此集编年而不分体。始于乾
五十卷。明佚名撰。是书始于万历二年(1574)正月至四十三年(1615)十二月,记万历一朝大事,阁臣奏疏等,既为实录所宗,又可以补正其缺,旧本缺元年(1517)、十三年(1585)、三十三年(1605
三卷。清栗引之撰。栗引之,字长伯,湖北当阳人。此志共三卷,上卷:山水、营建、公据、事纪、古迹、释宗、护法;中卷:词翰;下卷:诗。是志考玉泉山东离当阳县治三十里,西距宜昌府一百二十里,介于青溪紫盖之间。
十一种二卷。不著编辑者姓名。上卷收《甲申纪闻》、《燕都日记》、《孤臣纪哭》、《北事补遗》、《淮城纪事》、《嘉定乙酉纪事》、《凌义渠殉节纪略》、《扬州殉节纪略》、《史可法传附同死扬州诸公传》、《闯逆伏诛
①五卷。清徐泌修,谢允复纂。徐泌,字鹤汀,浙江衢州人,康熙十九年(1680)任全州知州。谢允复字文山,广西全州,孝廉,官参议道。湘山,位于广西全州县西部。清以前,湘山麓有唐至德间修建的湘山寺(今毁),
一卷。元徐显撰。徐显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,《四库提要》考其当为绍兴(今属浙江)人,而寓居于姑苏(今江苏苏州)。《稗传》亦称《稗史集传》,记载元末文人儒士王艮、柯九思、陈谦、葛乾孙、潘纯、陆友、王冕、王渐
六卷。明郑棠(约1414前后在世)撰。郑棠字叔美,浦阳(今浙江浦江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明永乐中官翰林检讨。著有《道山集》。是集凡六卷。首卷为赋,卷二为辞、颂、铭、赞及四言、五言古体诗、歌行、乐府、七言
二卷。清高世宁编。世宁明清之际江苏无锡人,字季远,为谱主高攀龙(详见《高子年谱》)之少子。此谱系据华允诚《高子年谱》编成。首有吴兴祚等人序,崇祯恤赠制词、谕祭文,小像、文震孟题词、董其昌等人撰像赞。谱
七卷。英国艾约瑟(详见《格致质学启蒙》)译。不著撰人。原书是一部言地文学之书,为方便中国读者,艾约瑟在翻译时一分为三:《地志启蒙》、《地理质学启蒙》、《地理启蒙》。《地理质学启蒙》是关于地质学的通俗读
不分卷。清缪阗(生平事迹见《律吕通今图说》条)撰。作者有感于琴学失传,五调无全谱,故作《弦徽宣秘》一书。其谓宫为黄钟之体,变宫为黄钟之用。蕤宾一律乃黄钟之变徵,蕤宾之角即黄钟之变宫。六音出于变宫,诸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