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学易记

学易记

①九卷。元李简撰。李简,《宋元学案》列《伊川续传内》,称字蒙斋,信都(今河北枣强东北)人,不知何据,四库馆臣谓:“简里贯未详。《自序》称己未岁承乏倅泰安,己未为延祐六年,盖仁宗时也”。此大误。李简《序》作于元世祖中统元年庚申,己未为宋开庆元年(1259年)。盖馆臣所据简《序》,乃《经义考》所引者,未署中统元年,遂致误也。又据《自序》,李简曾居莱芜两年,宋淳祐二年(1242年),自莱芜挈家迁东平。与张特立、刘肃等人聚诸家易解节取之,张意在省文,刘之设心务归一说,简则宁失之多,以俟后来观者去取。己未岁,取向之所集,重加去取。故馆臣称:“始博终约,盖非苟作,故所言多淳实不支”。其书所采,自子夏《易传》以逮张特立、刘隶之说,凡六十四家,分隶经传,各标姓氏。其集数人之说为一条者,亦注曰兼采某某,大抵仿李鼎祚《集解》、房审权《义海》之体例。李简所见杨彬夫《五十家解》、单沨《三十家解》,今并不存,其所列六十四家遗书,亦多散佚,赖以此书所引,得存什一,可谓有功于易学矣。今存此书最早的版本为北京图书馆所藏元刻本,《通志堂经解》本从李中麓家藏抄本付刊。《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》亦收入。又宋刘跂亦著有《学易记》,何焯《校正经解目录》中,载一书贾以元刻此书伪为刘书,并假造刘《序》,以欺文健庵。② 五卷。明金贲亨撰。金贲亨字汝白,临海(今福建临海)人,官至福建江西提学副使,自号其居处为一所,人称一所先生。此书见著于朱彝尊《经义考》,临海宋世荦辑《台州丛书》未录。道光时李锡龄始在陕西得一旧本,刊入《惜阴轩丛书》中。金氏属象山白沙之学派,此书系其晚年作品,不录经文。第一卷论九图,第二、三卷论六十四卦并彖象文言,第四卷论系辞,第五卷论系辞、说卦、杂卦。书采程朱以外诸家之说,凡五十余家,辨其是非。今存《惜阴轩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氏传续说

    十二卷。宋吕祖谦(详见《古周易》)撰。此书是续《左氏传说》而作,以补《传说》之未及,故名为《续说》。此书为吕氏晚年所作,其体例一仍《传说》,亦随文解义,但其议论则稍不及《传说》之阔大。卷首《纲领》称“

  • 五经类编

    又名《文典类涵》。二十八卷。清周世樟(1636——?)辑。世樟字章成,号安素,江苏太仓人。诸生,经学家。作品有《五经类编》、《诸经略说》、《经义辨讹》、《辨疑标目》等。唐孙华(1634-1723)《五

  • 启札锦语

    七卷。不著撰者姓名。其出书时代亦不详。与《启札云锦裳》同载《永乐大典》之中,其体例亦相同。其俗陋亦如出一辙。

  • 黄忠端公年谱

    四卷。明庄起俦编。起俦字子鹤,福建龙溪(今龙海)人,为谱主弟子。谱主黄道周(1585-1648),字幼玄,号石斋,福建漳浦人。天启进士,崇祯时官任右中允,因上疏指斥杨嗣昌,被谪戍广西。南明弘光时任礼部

  • 皇明四朝成仁录

    十卷。明末清初屈大均(1630-1696)撰。大均初名绍隆,字翁山,又字介子,广东番禺(今广州市)人。明诸生。明亡后,削发为僧,名今种。不久还俗,改名大均。著有《易外》、《翁山诗外》、《翁山文外》、《

  • 全室外集

    九卷。《续集》一卷。明僧宗泐(1318-1391)撰。宗泐,字季潭,临海(今属浙江)人。洪武初,选拔修行高的和尚,宗泐居其首,命住天界寺。洪武十一年(1378),明太祖以佛书有遗佚,命其往西域求遗经,

  • 五桂楼书目

    四卷。清黄澄量编。黄澄量,字石泉,余姚人,目录学家。生平酷爱古籍,于故居前拓地建楼,用于藏书,曰“五桂楼”,编著《五桂楼书目》。该书目按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分类。经部分易、书、诗、三礼、春秋、孝经、总义

  • 昭明太子集

    六卷。梁昭明太子萧统(501-531)撰。萧统,字德施,小字维摩,南兰陵(今江苏武进)人。生平详见《文选残卷》(辞目)。曾编《文选》三十卷,裒集秦汉以来诗文甚富,为总集之祖,对后代文学影响较大。自己也

  • 龙安府志

    十卷,清邓存咏纂修。邓存咏,江西人,进士,曾任龙安府知府。龙安自康熙、乾隆以来,修郡志者,只存草稿,未及梓行。至邓守乃莅任,锐意搜集而为此。《龙安府志》道光二十二年(1842)刻本,共十卷,分为:卷一

  • 问礼俗

    一卷。魏董勋(其事迹不详)撰,清马国翰辑。此书《隋书·经籍志》作十卷,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亦作十卷,盖至唐时,其书犹完存,今则佚矣。马国翰从张华《神异经注》、杜公瞻《荆楚岁时记注》、周处《风土记》、《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