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乾初先生遗集

乾初先生遗集

四十九卷。明陈确(1604-1677)著。陈确,字乾初,又宁非元,号确夫,初名道永,浙江海宁人。秀才出身,一生不事科举,从事著述。是集凡四十九卷,包括文集十八卷,别集十九卷,诗集十二卷。文集按文体编次,有书四卷,论一卷,议二卷,记二卷,序一卷,说一卷,传一卷,祭文、墓志铭二卷,箴、铭、赞、颂、解、词、引、揭、疏、答问共一卷。别集收《表夏杂言》一卷,《瞽言》四卷,《葬书》四卷,《俗误辨》一卷,《丛桂堂家约一卷》,《补新妇谱》一卷,《先世遗事纪略》一卷,《讲义》二卷,《大学辨》四卷。陈确是明末清初具有进步倾向的思想家,他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别集中,尤其是《葬书》、《大学辨》、《性解》诸篇中。这些篇章对程朱理学作了有力地批判。诗集按诗体编次,有四言诗一卷,五言古诗二卷,五言古诗二卷,七言古诗一卷,五言律诗二卷,七言律诗三卷,五言、七言排律,七言绝句各一卷。其诗真意有余,诗情不足,清爽之篇偶有所见。是集由陈确的族玄孙陈敬璋于乾隆至嘉庆初年编辑而成。清咸丰四年无名氏初次刊行其《葬书》二卷,另有附录-卷,系由蒋光焴辑录陈确《文集》中论葬的八篇文章而成。清光绪十三年,海昌羊复礼于其所编《海昌丛载》中刊入了《乾初先生文钞口》二卷,《诗钞》一卷。此集有两种抄本,一藏南京图书馆,一藏上海图书馆。1979年4月中华书局据上海藏抄本点校出版《陈确集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书涉传

    四卷。清戴祖启撰。本书卷首有朱珪的序,书后有其门弟子的跋。书名为“涉传”,是取《史记》涉《尚书》以教之意。此书专门注释《今文尚书》二十八篇,仍缺《益稷》、《顾命》、《康王之诰》三篇。所采多马融、郑玄、

  • 易传

    四卷。程颐(1033-1107)撰。程颐,字叔正,号伊川。北宋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。幼有高识,及长力学好古,尤勤于《易》。因与苏轼不合引起洛、蜀二党之争,因此贬涪州。与其兄程颢同受业于周敦颐,但学说却

  • 释常谈

    三卷。佚名撰。书成于宋代之前。所辑录多为史籍中的称谓、成语等。每条均解释语意,考辨典故,颇有条理。有1927年武进陶氏刊《百川学海》本。

  • 六经纂要

    明颜茂猷(生卒年不详)撰。颜茂猷著有《迪吉录》。本书分君臣、人伦、修治三门。书自序云:稽古之力,食报于诸圣人,所见亦云浅矣。

  • 东湖县志

    三十卷,首一卷,清林有席修,严思浚、林有彬等纂。林有席,字平园,号儒珍,江西分宜人,进士,官东湖知县。严思浚,字潜斋,江西分宜人,进士。林有彬,字竹溪,廪生,林有席之弟。按禹贡,荆及衡阳为荆州,东湖古

  • 光绪余杭县志稿

    不分卷。褚成博纂。此志无序目,是一篇未完成之志。考其职官表,开始于嘉庆年间纂修,选举表终于光绪二十九年(1903),此稿当在嘉庆、光绪之间。上接嘉庆志,各门有所增补,后半部重新撰写,选材精当,序列井然

  • 积古斋藏器目

    一卷。此书不知编书人姓名,亦无年月可考。书中所辑系仪征阮元积古斋的藏器,共录74器。根据编末题记,此目系据翁方纲《积古图后记》及《瀛州笔谈》所载录入。与《积古斋款识》相校,则此书所录百虺钟、素栈钟、残

  • 磨绮室诗存

    一卷。清丁蓉绶(1841-1882)撰。丁蓉绶字竺云,湖南长沙人。同治举人。官户部主事。光绪壬午病卒,年四十一。蓉绶与王先谦乡举同年,继又同官京师。蓉绶卒后,先谦为刊存诗九十首,即此《磨绮室诗存》。丁

  • 怀忠录

    无卷数。明郑应旂撰。应旂,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生卒仕履均不详。该书前七卷主要记载应旂所作关于建文靖难诸人的诗词文赋。后为《革朝遗忠列传》,不分卷,共40篇,人各为传,传后附引诸家记载诗文,体例大致与名

  • 汉石例

    六卷。清刘宝楠撰。刘宝楠(1791-1855),字楚祯,号念楼,江苏宝应人。曾任直隶文安(今属河北)知县。初治《毛诗》和郑氏(玄)《礼》,后专治《论语》,撰《论语正义》,由其子恭冕续成。另有《念楼集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