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名。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南。相传山上有方石,四面如窗,中通日月星宿之光,故称四明山。唐时属越州。张籍《送施肩吾东归》:“世业偏临七里濑,仙游多在四明山。”
见“三千客”。
南朝梁江淹年轻时以文章显名,晚年才思渐退,尝梦人向其讨要昔年所赠锦和笔,自后诗文绝无佳句,时人谓之才尽。见《南史·江淹传》及钟嵘《诗品》。后因以“才尽”谓人年老自伤。杜甫《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》:“才
【介绍】:李颀作。张旭为盛唐著名书法家兼诗人。李颀与张旭相交颇深,他的这首赠诗以真切的感受和细腻的笔法,从多种角度揭示了张旭的精神风貌。首二句以酒破题,点明张旭嗜酒和豁达的性格特点,是全诗的提纲。接下
比喻及时补救过失。典出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庄辛对曰:‘臣闻鄙语曰: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,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’”寒山《诗三百三首》之一二二:“送向荒山头,一生愿虚掷。亡羊罢补牢,失意终无极。”亦作
谓巴江或巴峡。因篆体“巴”字曲如蛇形,遂以形容水流曲折。多指巴地江水。戴叔伦《渐至涪州先寄王员外使君纵》:“江分巴字水,树入夜郎烟。”
【生卒】:887—959【介绍】:五代文学家。初字超回,后字子嵩。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一说豫章(今江西南昌)人。吴天祐九年(912),依昇州刺史李昪,为推官。累迁右谏议大夫。大和三年(931)拜右仆
【生卒】:662—716【介绍】:初名旭轮,改为轮,再改为旦。高宗李治第八子。嗣圣元年(684)为武后立为皇帝,不得预朝政。武后称帝,初立旦为太子,后改相王。后中宗复位,韦后杀中宗,旦子李隆基杀韦后,
形容高低起伏的声响。权德舆《祗命赴京途次淮口因书所怀》:“彪炳睹奇采,凄锵闻雅音。”黄滔《奉和翁文尧员外经过七林书堂见寄之什》:“定恐故园留不住,竹风松韵漫凄锵。”
东汉渔阳太守彭宠(字伯通)与大将军幽州牧朱浮有积怨,朱浮作书责问彭宠曰:“而伯通自伐,以为功高天下。往时辽东有豕,生子白头,异而献之,行至河东,见群豕皆白,怀惭而还。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,则为辽东豕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