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江
【介绍】:
五代僧人,曾任左街僧录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句。
【介绍】:
五代僧人,曾任左街僧录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句。
【生卒】:676—733【介绍】:唐代散文家。字连城。绛州闻喜(今属山西)人。裴行俭之子。母库狄氏甚得武后亲宠。中宗神龙初(705),明经擢第,累迁太常丞。历右率府中郎将、司门郎中、兵部郎中、鸿胪少卿
【介绍】:李昂逸句。上句出自《高士传》,传说尧让天下于许由,许由逃避;尧又召他为九州长,他跑到颍水边洗耳,表示不愿听到这些话语。下句用陶弘景《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》诗意。两句分别以许由、白云自比、自
【生卒】:772—811【介绍】:唐代散文家、诗人。字和叔,一字化光。河中(治今山西永济)人,郡望东平(今属山东),家于洛阳(今属河南)。排行八。吕渭子。早年随父学《诗》、《礼》,师陆质治《春秋》,从
【介绍】:岑参作。这首送人赴安西从军的诗,约为天宝十三载(754)赴北庭之前作于长安。前四句悬想友人赴边时戎装英姿、豪迈勇武的动人情形,赞扬他不谋私利、为国戍边的爱国主义精神;后四句设想友人在边地的乡
三国魏人。字叔夜。竹林七贤之一。拜中散大夫,美风仪,有奇才,后为钟会所谮被杀。见《晋书·嵇康传》。杜甫《遣兴五首》之一:“嵇康不得死,孔明有知音。”后亦代称隐逸之士。武元衡《山中月夜寄朱张二舍人》:“
栗斯(本名王曙)编著。共四集,由地质出版社于1981年3月至1983年2月陆续出版。编著者选录与唐代历史、名胜古迹、遗闻趣事和风俗掌故等有关的唐诗,编成故事,通俗易懂。第一集包括长安城、大明宫、兴庆宫
【介绍】:诗僧,生活于五代吴至南唐初。吴大和七年(935)书《吴重立寿春太守卢公德政碑》,次年书《吴重立寿州司马傅公碑》,南唐保大四年(946)书《南唐释迦佛并部从功德记》。三石刻均在寿州,疑其住所亦
①古长安城南出第三门,又称西安门。和凝《宫词百首》之八五:“平明光政便门开,已见忠臣早入来。”②即方便门。佛教谓顿悟佛理的门径。刘禹锡《谒柱山会禅师》:“觉路明证入,便门通忏悔。”
近体诗平仄对仗的格律。指五言诗每句的第一、第三字,七言诗每句的第一、第三、第五字对平仄的要求不严格,即可平可仄;相对而言,五言诗的第二、第四字,七言诗的第二、第四、第六字的平仄必须严格遵守格律。这只是
突,烟囱。黔,黑。汉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。”谓墨翟东奔西走,每至一地,烟囱尚未烧黑,又到别处去了。形容疲于奔忙,无暇安居。权德舆《戏和三韵》:“墨翟突不黔,范丹甑生尘。”亦省作“墨突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