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诗词百科>唐试律笺

唐试律笺

清朱琰选注。朱琰,字笠亭,海盐(今属浙江)人,约生活在清乾隆年间。《唐试律笺》,二卷。专选唐人应试五言排律100余首,只录盛、中、晚,不录初唐。有作家小传,有题解、笺注。无序跋。卷前附《试律举例十二则》,叙述试律作法。有清乾隆二十三年(1758)明德堂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颖脱

    据《史记·平原君列传》载:毛遂为平原君门客,三年无所作为。秦围赵之邯郸,平原君将率门客二十人到楚国游说,合纵抗秦。毛遂请求跟从,平原君以“锥处囊中,其末立见”为喻,认为毛遂三年无所建树,是无能,因而不

  • 钟皓

    东汉颍川人,字季明。皓少以笃行知名,能识人,公府累召不就,隐于密山,以诗律教授门徒。时贤李膺叹其“至德可师”。事见《后汉书·钟皓传》。权德舆《古人名诗》:“疏钟皓月晓,晚景丹霞异。”

  • 襄野

    襄城之野。喻指帝王出游。杜甫《释闷》:“失道非关出襄野,扬鞭忽是过湖城。”参见“襄野童”。

  • 风枝惊暗鹊,露草覆寒蛩

    【介绍】:戴叔伦《客夜与故人偶集》诗颈联。覆,一作“泣”。蛩,蟋蟀。一作“虫”。上句暗用曹操《短歌行》“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,绕树三匝,无枝可依”之意,加之露湿秋草,寒蛩悲鸣,羁旅之苦难以名状。造语清警

  • 不愁明月尽,自有夜珠来

    【介绍】:宋之问《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》诗句。“明月尽”,指夜晚无月,照应诗题中“晦日”(每月的最后一天)。“夜珠来”,乃言昆明池(唐时名胜,在长安西南)中自有夜明珠光芒四射,极力形容池水之灵异。两句

  • 张盈润

    【介绍】:五代后汉乾祐二年(949)为节度押衙。《全唐诗补编·续拾》存其游敦煌莫高窟题壁诗1首。

  • 赵秉文

    【介绍】:见赵宗儒。

  • 杜淹

    【生卒】:?—628【介绍】:字执礼,京兆杜陵(今陕西西安)人。杜如晦叔父。隋时假隐于太白山,文帝恶之,谪戍江表。赦还,授承奉郎,迁御史中丞。唐时历官秦王天策府兵曹参军,文学馆学士,后坐事流放越嶲。太

  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

    【介绍】:杜甫作。在朋友的帮助下,杜甫在成都西郊建起的简陋茅屋,上元二年(761)八月,一场狂风,卷去了屋上的茅草,夜来又降大雨,床头屋漏,难以栖身。在诗中他描述了这种不幸,但更使他忧虑的是战乱以来和

  • 汉殿鬓

    指女子乌黑亮泽的秀发。亦用以形容女子美丽。李商隐《碧瓦》:“无双汉殿鬓,第一楚宫腰。”参见“皇后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