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五代诗人。徐州邳阳(今江苏邳州境内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初事楚马氏。楚亡,入宋为安邑主簿,秩满归隐。与廖融、路振友善。能诗,以《辞解牧》“踪迹未辞鸳鹭客,梦魂先到鹧鸪村”知名。《全唐诗》存诗一首
【生卒】:571~639【介绍】:字叔玠,太原祁县(今属山西)人,世居岐州郿县(今陕西眉县)。南朝梁王僧辩之孙。隋时为太常治礼郎。入唐,为太子中舍人,迁中允,后流放嶲州。太宗时召为谏议大夫,迁黄门侍郎
①指神话传说的蓬莱、方丈、瀛洲三座神山。后用作咏仙境之典。刘禹锡《吐绶鸟词》:“三山仙路寄遥情,刷羽扬翘欲上征。”②山名。(1)在今江苏南京西南长江东岸。李白《三山望金陵寄殷淑》:“三山怀谢朓,水澹望
【生卒】:688—747【介绍】:唐代诗人。字良傅。润州曲阿(今江苏丹阳)人,祖籍陈留济阳(今属山东)。蔡希寂兄。开元十三年(725)进士及第。补肥乡尉。劝农使崔希逸辟为从事。改蜀郡新繁尉。为剑南采访
①惟有,仅有。李商隐《深宫》:“岂知为雨为云处,只有高唐十二峰。”②还有,犹有。崔涂《过陶征君隐居》:“还随陵谷变,应只有高名。”③连词。表示必要的条件。韩愈《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》之三:“只有朝陵日
即净土。佛教谓没有五浊垢染的清净世界。广宣《贺幸普济寺应制》:“南方宝界几由旬,八部同瞻一佛身。”
即杞人忧天。谓不必要的忧虑。李白《梁甫吟》:“白日不照吾精诚,杞国无事忧天倾。”
【介绍】:李峤《汾阴行》诗句。全诗描写汉武帝到河东汾水之南祭祀后土的盛况。此四句抒发了江山永恒、人事短促、繁华不存的沉重感慨,充满深峻的哲理思考。与同时代刘希夷《代悲白头翁》“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
本指口衔而咀嚼。亦指吹奏乐器。李贺《申胡子觱篥歌》:“颜热感君酒,含嚼芦中声。”白居易《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》:“指点之下师授声,含嚼之间天与气。”
【介绍】:行十五。大历初任湖南观察判官。大历四年(769)与杜甫游衡阳,有诗酬唱。其诗《杜员外兄垂示诗因作此寄上》被王夫之评为“首尾无端,如环皆玉。”(《唐诗评选》卷四)《全唐诗》存此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