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人物>李商隐

李商隐

【生卒】:813—858

【介绍】:

唐怀州河内人。字义山,号玉谿生。登进士第。累官东川节度使判官、检校工部员外郎。时牛僧孺李德裕两党水火不相容,商隐本为牛党令狐楚门客,后娶李党王茂元女,虽始终与党争无关,仍因此为楚子綯所恶。后綯为相,商隐长期被排挤。工诗文,曾从綯学章奏,因习骈体,与温庭筠、段成式齐名,时号“三十六体”。诗与温庭筠并称温李。庭筠多绮罗脂粉之调,而商隐则感时伤事,颇得风人之旨。有《樊南文集》、《樊南文集补编》行世。


【生卒】:813-858

字义山,怀州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开成二年进士,位至检校工部郎中。时牛僧孺李德裕两党大相仇怨,商隐属牛党令狐楚,因娶李党王茂元女,深为楚子綯所恶,綯拜相后,久不擢用。工诗,文思清丽,尤善诔奠之辞,与温庭筠段成式等齐名。有表状集四十卷。(190下/5078,参见《新唐书》)


【生卒】:813—858

【介绍】:

唐怀州河内人。字义山,号玉谿生。登进士第。累官东川节度使判官、检校工部员外郎。时牛僧孺李德裕两党水火不相容,商隐本为牛党令狐楚门客,后娶李党王茂元女,虽始终与党争无关,仍因此为楚子綯所恶。后綯为相,商隐长期被排挤。工诗文,曾从綯学章奏,因习骈体,与温庭筠、段成式齐名,时号“三十六体”。诗与温庭筠并称温李。庭筠多绮罗脂粉之调,而商隐则感时伤事,颇得风人之旨。有《樊南文集》、《樊南文集补编》行世。


【生卒】:813-858

字义山,怀州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开成二年进士,位至检校工部郎中。时牛僧孺李德裕两党大相仇怨,商隐属牛党令狐楚,因娶李党王茂元女,深为楚子綯所恶,綯拜相后,久不擢用。工诗,文思清丽,尤善诔奠之辞,与温庭筠段成式等齐名。有表状集四十卷。(190下/5078,参见《新唐书》)


【生卒】:813—858

【介绍】:

唐怀州河内人。字义山,号玉谿生。登进士第。累官东川节度使判官、检校工部员外郎。时牛僧孺李德裕两党水火不相容,商隐本为牛党令狐楚门客,后娶李党王茂元女,虽始终与党争无关,仍因此为楚子綯所恶。后綯为相,商隐长期被排挤。工诗文,曾从綯学章奏,因习骈体,与温庭筠、段成式齐名,时号“三十六体”。诗与温庭筠并称温李。庭筠多绮罗脂粉之调,而商隐则感时伤事,颇得风人之旨。有《樊南文集》、《樊南文集补编》行世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曾

    【生卒】:978——1038字孝先,青州益都(今属山东)人。咸平进士。真宗朝,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,罢知应天府。仁宗即位,刘太后听政,拜为宰相。素恶侥倖,太后姻亲多为曾所裁抑,罢知青州。仁宗亲政,为枢

  • 甘凤池

    江南江宁(今江苏南京)人。少年即以勇闻名,善搏击,借对方之力制敌手。有手力,能破坚固之物。又能以导引术治病。江湖间佚事颇多。【介绍】:清江南江宁人。精武术。康熙间,在京师某贵邸及扬州富商家与人角技,皆

  • 黄鸣俊

    【介绍】:明福建莆田人,字启甸。万历四十七年进士。授诸暨知县,调知会稽,升礼部主事。崇祯十六年官右佥都御史,巡抚浙江。闻李自成克北京,欲出兵勤王,为马士英等所阻,遂弃官归。

  • 罗坤

    【介绍】:清浙江会稽人,字宏载,号萝村。诸生。康熙十八年举鸿博,未中。文章善纪游小品。精小学,能篆刻,偶作竹木奇石,笔法似陈洪绶。有《萝村集》。

  • 庾於陵

    【介绍】:南朝梁新野人,字子介。庾黔娄弟。七岁能言玄理,及长,博学有才思。齐随王萧子隆为荆州,召为主簿,使与谢朓等抄撰群书。东昏侯永元末,除东阳遂安令。梁武帝天监初,拜太子洗马,累迁中书黄门侍郎,官终

  • 范滂

    【生卒】:137-169字孟博,汝南征羌(今河南郾城)人。东汉名士“八顾”之一。初举孝廉,官至光禄主事。后任汝南郡功曹,因触怒宦官,被捕送京城。及释放还乡,受到数千士大夫欢迎。灵帝初遭党锢祸,拘捕被杀

  • 孔休

    【介绍】:西汉南阳宛人,字子泉。哀帝时守新都令。王莽掌权,辞官归家。及莽篡位,请为国师。呕血,托病不仕。

  • 张寔

    【生卒】:?—320【介绍】:十六国时前凉国君。字安逊。张轨子。以秀才为郎中。西晋愍帝时,嗣轨为凉州刺史、西平公。愍帝为刘曜所逼,遣军往援。进大都督、凉州牧。愍帝死,东晋元帝立,改元建武,仍奉晋建兴年

  • 高定

    郢子。官至京兆参军。精通《王氏易》,作《易图》,著《易外传》二十二卷。(,参见《新唐书》)【介绍】:唐卫州人。高郢子。小字董二。早慧,人多以小字称之。长通王氏《易》,尝为易图,合八出以画八卦,上圆下方

  • 萧嶷

    【生卒】:444—492【介绍】:南朝齐南兰陵人,字宣俨。齐高帝子。初仕宋为尚书左户郎,迁侍中。齐高帝立,为扬州刺史,封豫章郡王。高帝建元中,太子萧赜(武帝)以事失旨,高帝颇有代嫡之意。及武帝即位而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