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阿敦

阿敦

①满语音译,意为“牧群”。清顺治十八年至康熙十六年(1661—1677),禁中设“阿敦衙门”,由御马监改称,即上驷院前称;辖以“阿敦昂邦”,即后称“上驷院卿”,正三品,2员,掌御马等牧养、管理、使用诸政令。该衙门坐落在东华门内三座门北侧,隶内务府。上驷院御马、仗马、备祭堂子马、花马、驽马、盛京听差马、关口外牧场马等,各有其用,皆分群(厩)牧养。牧丁之上辖以牧长,满语称“阿敦达”,武职七品,有单、双俸之别,上驷院内阿敦达,食双俸。又上驷院续设“阿敦侍卫”,多时达21员,掌值班为提供御用之马及试骑、选用御马。凡该班者,日以同毛色御马4匹,停放内廷禁门景运门外箭亭南侧,备皇帝需用时顷刻可得;若帝王移驻圆明园时,则日以6匹停放于大宫门之右。每年冬春,令于大内备选马中试骑,驯顺者以充御马,否则以归入驽马群。凡于关口外诸牧场阅选御马,亦必会同该牧群阿敦达而为之。 ②(?—约1621)清初将领。满族。爱新觉罗氏。清太祖※努尔哈赤从弟。随身侍卫。明万历四十三年(1615),编组八旗,隶努尔哈赤所属正黄旗,代“总其兵”。国人以“阿敦阿哥”称之。家资富庶,属有农庄(即农幕)。为人聪慧,机智多谋,识蒙古文。后金内政外交,无不佐理。天命四年(1619),萨尔浒大战后,朝鲜国书信往来,亲自审理;太祖立嗣,亦探其意。因参与大贝勒代善与四贝勒皇太极争权斗争,以扰乱国政罪被囚,卒于狱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

    即“沙钵略可汗”(1131页)。

  • 温肃州

    即“温宿”(2281页)。

  • 博勒恭武

    ? —1852清朝将领。满洲正白旗人。阎佳氏。嘉庆十八年(1813),以乌枪护军出师河南,历任骁骑校、步军校、步军协尉。二十五年(1830),拣发浙江,以游击用。道光二年(1822),署嘉兴协副将。寻

  • 元明善

    1269—1322元朝文学家。字复初。大名清河(今河北清河西)人。鲜卑拓跋氏(元氏)后裔。好读书,强记识,诸经皆有师法,尤精《春秋》。年20,游吴中,已有文名。被浙东使者荐为安丰、建康两路学正。辟掾行

  • 辽金元艺文志

    书名。清黄虞稷、倪灿、钱大昕等撰。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。有关辽、金、元三朝的图书目录汇辑。内收黄虞稷《千顷堂书目》中的辽、金、元部分,厉鹗《辽史拾遗》中的补经籍志,杨复吉《辽史拾遗补》中的补经籍志,

  • 马吉符

    1876—1920清末官员。字竹君,安徽怀宁人。回族。清末伏附贡生。曾肄业安庆鸣凤书院,博览群书,精英、日语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),为四川提督马维麒幕宾。次年入西藏供职,历任拉里、后藏、靖西同知,

  • 刘芷清

    1889—1972近代画家。名仲涛,又字子清,号梦松、韬园。天津人。回族。早期从事新闻事业,对复兴文化、发扬国粹颇有贡献。一生精研绘画。初学花卉,造诣颇深。晚年画法一变,融南宗之精华,成独自之风格,曾

  • 撒板

    ①见“萧铎户斡”(2002页) ②见“萧孝忠”(1994页)。

  • 鄢水

    见“夷水”(759页)。

  • 扎西泽巴

    ?—1720清代西藏地方官员。藏族。原系五世班禅罗桑益西官员,后为拉藏汗属下。康熙四十五年(1706),受命管理后藏娘区军队。五十六年(1717),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遣军侵扰西藏,包围拉萨,他密通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