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捞龙卵

捞龙卵

朝鲜族民间传统岁时习俗。亦称“捞龙子”。流行于延边等地区。现在,此俗已消失。据朝鲜李朝洪锡谟《东国岁时记》上元条载,正月十四日夜,“待鸡鸣,家家持瓢争先汲井华水,谓之捞龙卵”,李朝金迈淳《洌阳岁时记》正月条亦载,正月十五日“凌晨,汲井华水一器,谓之捞龙子”。所谓“华水”指含有“龙卵”之井水而言。传说在龙日(夏历正月第一个辰日)的前一天晚上,龙从天而降,并排卵于井水之中,先汲此井水者被认为其家可交鸿运。故其俗先汲者置草叶于井水中,以示龙卵被捞,并占其农功,以祈年内丰足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梁书

    纪传体南朝梁史书。唐初姚思廉(557—637)撰。56卷。思廉字简之(一说本名简,以字行),吴兴武康(今浙江德清西)人,迁居关中万年(今陕西西安),入唐官著作郎、弘文馆学士、散骑常侍等。编纂时多因其父

  • 龟兹锦

    西域精美丝织品的一种。又作丘兹锦。公元5世纪始产于龟兹(今新疆库车),故名。为当时丝织业高度发达的产物。

  • 莫何去汾

    见“莫何”(1823页)。

  • 托里山卫

    见“答里山卫”(2239页)。

  • 赛吚吚奢

    见“赛里舍”(2468页)。

  • 冷边长官司

    见“冷边土司”(1119页)。

  • 背陇瑶

    见“努努”(1262页)。

  • 多港起义

    清代海南岛黎族农民反帝反封建的武装起义。光绪年间(1875—1908),崖州多港峒(今乐东县大安)一带黎人饱尝汉族官吏、地主、奸商和本民族上层的剥削和奴役。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,其宗教势力也深入至

  • 夷列

    见“耶律夷列”(1309页)。

  • 曲律皇帝

    见“海山”(1935页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