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民族起源>忽必烈

忽必烈

1215—1294

元朝的创建者。又译呼必赉。蒙古孛儿只斤氏。※成吉思汗第四子※拖雷之子,※蒙哥汗弟。蒙古语尊称薛禅(贤者)皇帝。即位前,便“思大有为於天下”(《元史》卷4),召藩府臣僚问以治道。宪宗元年(1251),受命掌漠南汉地军国庶事,驻爪忽都。遣使抚治邢州;力阻官吏肆杀无辜;置五仓令民入粟,以资军行;立经略司于汴,整顿河南军政,屯田唐、邓,均有成效。三年,受京兆分地,遂立屯田,兴农业;举汉儒,建学校;遣将校,戍诸州;印支钞,佐经用,使关陇大治。同年,受命与大将兀良合台分军征云南,降摩沙蛮、白蛮,灭大理。六年,开府于桓州东、滦水北之龙岗,筑宫室,后建成开平府(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)。同年,益怀州为分地。因地广权重,遭亲贵忌谗,致使蒙哥汗生疑,于次年遣使钩考京兆、河南财赋。他纳姚枢议,遣家小入质和林(今蒙古国哈尔和林),并亲自入觐,始解疑。八年,从汗征南宋,总东路军。次年,统军围鄂州(今武昌)。闻蒙哥汗死讯,又得知弟阿里不哥欲谋汗位,遂与宋约和,罢兵北还。宋景定元年(1206)三月,由合丹、塔察儿等诸王翊戴,即汗位于开平,建元中统。鉴于蒙古“武功迭兴、文治多缺”(《元史》卷4),提倡文治,推行汉法;于中央设中书省,在各地置10路宣抚司,委汉、回、女真等族儒士为使,以适应对中原的统治,加强中央集权制。同年四月,阿里不哥纠合西北诸王在和林自立为汗,引起内讧。三年,平定益都李璮之乱,并乘机削弱汉人诸侯的军权,加强中央集权,重用色目人,以牵制和防范汉人。凭借中原强大物质力量为后盾,于至元元年(1264)平息阿里不哥之乱,迫其归降。继将统治中心南迁燕京(今北京),复称中都,升开平为上都,作驻夏之地。八年,依中原传统,改大蒙古国国号为大元。翌年,改中都为大都,确定为首都。即位后,采纳汉族士大夫建议, “近取金、宋,远法汉、唐”(《元史》卷78),日臻完善国家机构,在保留蒙古原有的“达鲁花赤”(镇守官)、“札鲁花赤”(断事官)等官制外,在中央,由中书省总政务,枢密院执兵权,御史台掌纠察百官,在中书省下设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6部;在全国建立10个行中书省,下设路、府、州、县,掌各地事务,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封建政权。政权稳定后,重新发动对南宋的战争,在取得对汉水中游军事重镇襄阳、樊城的胜利后,于次年以伯颜为统帅大举伐宋。十三年,占临安,收降南宋皇室。十五、十六年,相继破文天祥、陆秀夫、张世杰等抗元力量,灭宋,统一全中国,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王朝。是时,内战未断,北有乃颜之乱,西有海都称兵,二十四年,平息乃颜,终世祖一朝屡破海都对和林等地的进犯,维护了广大边地的安全。同时,不断对邻国进犯,除多次出兵安南、占城、缅国,于十一、十八年两征日本,二十九年,进兵爪哇,均遭失败。其统治时期,中国出现空前规模的统一局面,结束数百年来南北对峙,诸国并立状态,促进国内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及对边疆的开发治理,推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。锐意改革,在经济上,实行“以农桑为本”的政策,举农桑,扩屯田,修水利;在政治上,广行汉法,定朝仪,立官制,制法律;在文化上,奖励文士,兴学校,设国子学,颁行八思巴蒙古新字,促进社会的繁荣。但相继宠任阿合马、卢世荣、桑哥执理财政,均告失败。由于保留蒙古分封采邑旧制,把大量土地和民户赐给贵族作采邑,内外战争不断,人民负担加重,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加剧,引起各族人民持续不断的反抗和起义。成宗铁穆耳即位后,追谥圣德神功文武皇帝,庙号世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夺格西格宝音

    蒙古语,意为“夺福禄”。肃北蒙古族的婚礼旧俗。男方迎新娘的人到女方家要唱迎亲歌,然后用镶有太阳图案的兰色帷帘为前导,引新娘绕蒙古包三周后,始离开娘家。当新娘的马队起程,新娘的父亲高声朗诵祝词,不断呼唤

  • 罗卜藏素诺

    见“罗卜藏舒努”(1421页)。

  • 咩魏族

    党项部族名。一作密威族。党项熟户。地在宥州(今陕西靖边县东)境。本附属于宋朝。宋天禧四年(1020),党项拓跋部李德明所属部族首领腊儿率众劫掠该部,宋朝金明都监李士彬出兵击之,斩腊儿。

  • 金顶寺

    见“固勒扎庙”(1433页)。

  • 朗孜勒空

    藏语音译。原西藏地方政府之拉萨市政机关。亦称朗孜厦。因其地在贵族朗孜瓦住宅而得名。设五品俗官密本(市长)2人,主管拉萨市区内行政、司法、治安等事宜。凡讼事、刑罚须呈驻藏大臣核定。清顺治十年(1653)

  • 陕巴

    ?—1505明哈密忠顺王。蒙古宗室后裔,安定王千奔之侄,忠顺王※脱脱近亲从孙。初居安定卫。弘治五年(1492),明廷因罕慎无嗣,王位空悬数年,封其为忠顺王,赐印诰、冠服及守城戎器,命都督佥事阿木郎与都

  • 耶律善哥

    1213—1264蒙古国将领。赐名蒙古歹。契丹族。为辽王※耶律留京次子。成吉思汗二十一年(1226),随母姚里氏朝觐大汗于河西阿里湫城,受命从亲王口温不花。窝阔台汗二年(1230),领兵攻天胜堡、凤翔

  • 益兰州

    元代行政区划名。位于今俄罗斯境内叶尼塞河上游。“益兰”意为蛇,传说山民见一巨蛇,因以为名。世祖至元七年(1270),置吉利吉思、乌斯、撼合纳、谦州、益兰州等处断事官(又称益兰州等五部断事官),治所益兰

  • 大磐

    金朝将领。亦名蒲速越。渤海族遗裔。※大㚖之子。金海陵王(1149—1161年在位)时,官右骁骑副都指挥使。金世宗时,以大臣子,累官登州刺史,袭猛安。因伐宋有功,大定三年(1163),迁嵩

  • 碎叶镇守使

    官名。唐碎叶镇(今楚河南岸托克玛克附近。一说在今楚伊斯阔叶)之军事长官。始置于高宗调露元年(679)。历任有韩思忠、周以悌、吕休璟、刘遐庆等人。及突骑施移牙碎叶,不复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