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海陵王
即萧昭文。南朝齐皇帝。字季尚。武帝文惠太子第二子。郁林王即位,命为中军将军,领兵置佐,封新安王。隆昌元年(494)迁扬州刺史。尚书令西昌侯萧鸾废杀郁林王,立之为帝,年号延兴。旋被鸾假皇太后令废为海陵王,杀之。在位仅四月。
即萧昭文。南朝齐皇帝。字季尚。武帝文惠太子第二子。郁林王即位,命为中军将军,领兵置佐,封新安王。隆昌元年(494)迁扬州刺史。尚书令西昌侯萧鸾废杀郁林王,立之为帝,年号延兴。旋被鸾假皇太后令废为海陵王,杀之。在位仅四月。
1867—1938清外蒙古赛音诺颜部中左末旗人。襄亲王策棱嗣六世孙。娶庆亲王奕劻女,为宗室额驸。同治十三年(1874),袭扎萨克亲王。光绪十九年(1893)起,历任清廷御前大臣,镶白旗蒙古、正红旗满洲
459—524扶南国(今柬埔寨)人。其名意译为“众养”、“僧养”、“僧铠”。南朝齐时来建康(今江苏南京),住正观寺。梁时深受武帝礼遇,引为家僧。天监二年(503),受命与扶南僧曼陀罗合译《文殊师利所说
清席裕福编辑,光绪二十九年(1903)成书。五百卷。从历朝圣训、清三通、各科则例和方略、诸家文集、笔记、与各国条约取材,形成专条,分类汇编。总类有田赋、户役、水利、漕运、钱币、盐法、征榷、市易、矿政、
战国魏邑。即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古城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文侯二十四年(前422),“秦伐我,至阳狐”,即此。
1628—1655清太宗第五子。顺治元年(1644)封多罗承泽郡王,随豫亲王多铎攻大顺军及南明军。五年从英亲王阿济格征姜瓖。八年晋和硕承泽亲王,掌兵部事,预议政。后掌宗人府事。
桓一作豲或獂。见“豲道县”。
海关名。清道光二十二年(1842)设于上海,归苏松太道管理。咸丰三年(1853)英国乘小刀会占领上海之机派兵占领江海关。次年英、法、美三国领事各派一人由苏松太道吴健彰委为税务司,组织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
科举考试的一项规定。五代后唐始行,宋沿之。即指举人获准不经解试,直接参加礼部试。免解者,或准一次免解,或永远(即一生)免解。进士科或武举举人获得永远免解者,称免解进士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安昌县置。治今河南确山县。唐属豫州。北宋大中祥符五年(1012)改名确山县。
?—257三国时涿郡涿县(今河北涿州)人,字子家。卢植子。东汉末,崔琰举为冀州主簿。以驳士亡法量刑过重,为曹操赏识。授丞相法曹议令史,转西曹议令史,历官吏部郎、黄门侍郎、济阴相及梁、谯二郡太守。以地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