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赵烈侯

赵烈侯

?—前387

战国时赵国国君。名籍。赵献侯之子。公元前408—前387年在位(一说烈侯九年卒,弟武公立,武公在位十三年)。任用公仲连、牛畜、荀欣、徐越等人,为政待以仁义,约以王道,又选练举贤,任官使能,节财俭用,察度功德。赵烈侯六年(前403),与韩、魏并立为诸侯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樊知古

    943—994北宋京兆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,徙池州(今安徽贵池),字仲师,本名若水(一作若冰),字叔清。举南唐进士不第,遂谋北归。渔钓采石江上,度其广狭。诣阙上书自言有策可取江南,授舒州推官。开宝七年

  • 柴塘

    海塘型式之一。初创于宋代。清代参照黄河埽工的做法,用树枝、柴草和土石分层铺匀,捆成圆柱形。筑塘先用埽捆铺底,再用柴草、土料逐层铺筑,并钉入木桩,形成整体。优点是适应软弱地基,抗冲刷能力强,用于抢险效果

  • 六科满蒙给事中题名录

    书名。清刘恩溥编。一卷。辑录康熙朝至光绪十三年(1887)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各科满洲、蒙古掌印给事中、给事中姓名、仕途等而成。顺治朝缺。康熙朝仅列二十人。雍正至道光二十年(1840)不详受任年份,

  • 夷男

    即“真珠毗伽可汗”。

  • 迈买的明

    ?—1866一称卡塔条列、卡塔罕。匿居浩罕之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后裔。玉素普长子。清道光二十七年(1847)七月,纠弟克齐克罕、族弟倭里罕等侵入喀什噶尔(今喀什)及英吉沙尔等地,史称七和卓之乱。清廷

  • 曾璧光

    ?—1875清四川洪雅人,字枢垣。道光进士。任记名御史。入直上书房,为恭亲王奕訢、醇亲王奕譞的授读师傅。咸丰九年(1859)任贵州镇远知府,累迁至贵州布政使。同治六年(1867)署贵州巡抚,次年实授。

  • 杂流

    官制用语。宋代非科举中第,而由军班、进纳、捧香恩例、上书献策、勤王、守御、捕盗、奉使等途径补授官职者,包括公人、吏人、作匠、技术人(如医人)出身者,皆属杂流。其迁官至武功大夫止。破格迁横行者,恩数、俸

  • 丰德库使

    官名。唐末所置内诸司使之一,主丰德库务。五代后梁沿置。

  • 铁岭县

    清康熙三年(1664)以铁岭卫置。治今辽宁铁岭市。属奉天府。

  • 大望山

    一名大帽山,在今江西寻乌东南粤赣边境。明弘治、正德间,瑶人于此起义,官军破瑶民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