荫户
又称荫附、隐户。历代由官僚、贵族、地主、豪绅依仗权势控制的人户。汉以来各朝均有,或名称有异。如东汉的奴客、僮客,魏晋的佃客,唐中叶以后的庄客,都属荫户。西晋初颁布户调式,包含了荫户之制。《晋书·食货志》:“而又各以品之高卑荫其亲属,多者及九族,少者三世。宗室、国宾、先贤之后及士人子孙亦如之。而又得荫人以为衣食客及佃客。”其品官所占佃客,按规定自五十户至一户。明中叶,官绅地主有优免赋役特权,农民多被迫投献官绅门下成为荫户。一条鞭法推行后,荫户不多见。清实行摊丁入地后,荫户基本消失。
又称荫附、隐户。历代由官僚、贵族、地主、豪绅依仗权势控制的人户。汉以来各朝均有,或名称有异。如东汉的奴客、僮客,魏晋的佃客,唐中叶以后的庄客,都属荫户。西晋初颁布户调式,包含了荫户之制。《晋书·食货志》:“而又各以品之高卑荫其亲属,多者及九族,少者三世。宗室、国宾、先贤之后及士人子孙亦如之。而又得荫人以为衣食客及佃客。”其品官所占佃客,按规定自五十户至一户。明中叶,官绅地主有优免赋役特权,农民多被迫投献官绅门下成为荫户。一条鞭法推行后,荫户不多见。清实行摊丁入地后,荫户基本消失。
即“朱见潾”。
明濠州(今安徽凤阳)人。元末参加朱元璋起义,历江南行中书省左司郎中、大都督府参军。博览书史,敢言直谏。先后修治滁州、太平、溧阳、和州诸城。官至浙江行省参政。
?—914唐末五代初深州乐寿(今河北献县)人。早年事幽州节度使李可举,善掘地道攻城,军中号为刘窟头。后附晋王李克用,为幽州节度使。旋与克用反目,兼并沧(今河北沧县东南)、景(今河北东光)、德(今山东德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江阴军为路,不久降为州。治今江阴市。属江浙行省。辖境约当今江苏江阴、靖江等市。至正二十七年(1367)朱元璋降为县。
即“宅税”。
?—313西晋天水(今属甘肃)人,字台臣。初为东海王司马越参军,转卷令,行豫州刺史事。永嘉五年(311),聚西州流民数千于密县(今河南新密东南),欲还乡里。洛阳陷落后,秦王司马业与司空荀藩假之为冠军将
书名。南朝宋裴松之撰。宋文帝以陈寿《三国志》记事过于简略,命松之为作补注。松之广搜资料,引用之书多达二百余种,于元嘉六年(429)写成,字数几为《三国志》之三倍。除少数有关文字上的解释外,绝大部分为补
殷墟甲骨文卜辞作示壬。商族先公。报丁之子。汤之祖。示壬是庙号。
见“算书”。
明南京(今属江苏)锦衣卫人,字中甫,又字韩峰。嘉靖进士。授罗田知县,改平江。后任山东道御史。谪开州通判。历卫辉推官、德安同知。著有《嘉隆两朝闻见纪》、《麓村诗》、《草新亭漫稿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