罚直
宋代赎刑之一。朝廷内外各司吏人犯轻罪,可判罚一定数目铜钱赎罪,称为罚直,所罚钱归官府所有。规定十直(值)为一等,每直铜钱二百文足。
宋代赎刑之一。朝廷内外各司吏人犯轻罪,可判罚一定数目铜钱赎罪,称为罚直,所罚钱归官府所有。规定十直(值)为一等,每直铜钱二百文足。
宋代划分户等的依据之一。宋制,城市坊郭户*家业钱,除房地产等固定资产外,官府对店铺、质库等类流动资产还估算营运钱,并据以划分户等和分摊赋税。营运钱的估算,比房地产等更缺乏固定标准。南宋时,臣僚上言,即
787—850唐赵郡(治河北赵县)人,字文饶。李吉甫子。自幼苦学,善为文,不赴科举。以荫补校书郎,河东节度使张弘靖聘为从事。元和 十 四 年(819)入为监察御史。穆宗时,擢翰林学士,拜中书舍人、知制
即“开封府尹”。
官名。唐制,中书省所隶通事舍人抽赴閤门供职,称閤门祗候。宋初犹有以正官充任者,其后但以检校官为之,或用为武臣加官而不领閤门之事。元丰改制,始为职事官,从八品。助理閤门司传宣赞谒之事。金代置二十五人,正
即阁道。楼阁间的空中通道。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乃立神明台、井干楼,度五十余丈,辇道相属焉。”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颜师古注:“辇道,谓阁道可以乘辇而行者也。”后也指皇帝车驾专用的通道。
明代考察内外官员的一种补充形式。执政者有所处分,于京察、外察之外所行的考察。非固定制度。万历十三年(1585)后废罢。
官制用语。宋代对犯罪官员的一种处分。即指定贬谪官居住于某地区,限制其行动,这种处罚轻于*安置。
石器时代制造石器的方法。是
清末广东花县(今花都)人。洪秀全幼妹。道光三十年(1850)赴广西团营,旋嫁与萧朝贵为妻。咸丰二年(1852)萧朝贵在长沙牺牲后,抚养遗孤。次年抵天京(今南京),安居西王府,常以“王姑”及“西王娘”身
又作白叠、白㲲、白緤、帛叠、白荅、钵吒等。原为非洲棉。公元二世纪传入今新疆地区,南北朝时普遍种植。《南史·夷貊下》:高昌国“多草木,有草实如茧,茧中丝如细,名曰白叠子,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