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略安抚使
官名。宋仁宗皇祐四年(1052)以侬智高起义,置于广州、桂州,以本州知州兼任。其后,西南边帅多带此衔,以重其权。神宗熙宁五年(1072)又置于熙河、永兴、鄜延、环庆、秦凤、泾原等六路。后帅臣任河东、陕西、岭南路职任,亦带此衔。掌一路兵民之事,听其狱讼,颁其禁令,定其赏罚,稽其钱谷。甲械出纳之籍,若事难专决,则具可否禀奏,事干机速边防及士卒抵罪,则听以便宜裁断。南宋初,广南西路沿置,广南东路置主管经略安抚使公事。高宗绍兴五年(1135),复令襄阳、湖北帅守带此职衔,后罢。
官名。宋仁宗皇祐四年(1052)以侬智高起义,置于广州、桂州,以本州知州兼任。其后,西南边帅多带此衔,以重其权。神宗熙宁五年(1072)又置于熙河、永兴、鄜延、环庆、秦凤、泾原等六路。后帅臣任河东、陕西、岭南路职任,亦带此衔。掌一路兵民之事,听其狱讼,颁其禁令,定其赏罚,稽其钱谷。甲械出纳之籍,若事难专决,则具可否禀奏,事干机速边防及士卒抵罪,则听以便宜裁断。南宋初,广南西路沿置,广南东路置主管经略安抚使公事。高宗绍兴五年(1135),复令襄阳、湖北帅守带此职衔,后罢。
官名。简称司晨。明代钦天监置,从九品。佐漏刻博士,掌定时、换时、报更、晨昏、钟鼓诸事。大朝贺时充鸣唱官。明初设员八人,后革为六人。清顺治元年(1644)沿置。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(1284),设大都路总管府,由大都留守司兼领,秩从三品,置都达鲁花赤、都总管等官。二十七年独立,升都总管府,正三品,设达鲁花赤二员,都总管一员,副达鲁花赤、同知各二员。达鲁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皮下大夫属官,掌皮革加工,正二命。下设韦工下士以佐其职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北周涪陵蛮首领。保定四年(564)归附北周武帝宇文邕,于积城(战国时巴都之一)旧址筑涪陵镇,以统其地各部。
战国楚邑。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北。《战国策·中山策》:“(武安)君前率数万之众入楚,拔鄢、郢,焚其庙,东至竟陵”,即此。秦置县。
?—1335元人,钦察氏。床兀儿第四子,燕铁木儿弟。致和元年(1328)七月,泰定帝死于上都,燕铁木儿在大都立武宗之子怀王图帖睦尔(文宗)为帝。他自上都奔投燕铁木儿,与上都军战,有功。历任宣徽使、知枢
宋高宗即位后,不敢返回开封,经黄潜善、汪伯彦等怂恿,于建炎元年(1127)十月退遁扬州(今属江苏,维扬是扬州别称),沉湎酒色,以国事付黄、汪。三年春,金军长驱深入,逼近扬州。高宗仓皇渡江而南,官员、军
官名。北宋政和七年(1117),以内侍童贯宣抚陕西、河东、河北三路,带同签书枢密院衔。后改权领枢密院,宣和元年(1119)进为领枢密院事,为枢密院长官。其后又以郑居中为之。
河南开封至洛阳铁路。盛宣怀于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)议办。二十九年借比款二千五百万法郎,后又续借一千六百万法郎,由比人卢法尔主持工程事宜。三十一年开筑,宣统元年(1909)全线183公里竣工通车。入
书名。元杂剧选集。凡三十种 。元大都及杭州刊刻。清黄丕烈收藏,题《元刻古今杂剧》。王国维改为今题,是现存最早刊刻的杂剧集。其中十四种不见于明人刊本。所收杂剧,仍存元代原貌。多数仅有曲词,无科白。有《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