算书
敦煌石室发现的算书、算表与算经的总称。均成书于唐代。(1)《算书》。载有十三个算术应用题;(2)《算表》。按长、广步数检表可知田亩面积;(3)《算经》,一卷。有算筹记数法、大数记法、九九表、度量衡制和面积问题;(4)《立成算经》,一卷。为便于算者检索的一种表格。多已残缺不全。《算书》、《算表》、《算经》原本现藏法国巴黎图书馆。《算经》的另外两种抄本及《立成算经》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馆。
敦煌石室发现的算书、算表与算经的总称。均成书于唐代。(1)《算书》。载有十三个算术应用题;(2)《算表》。按长、广步数检表可知田亩面积;(3)《算经》,一卷。有算筹记数法、大数记法、九九表、度量衡制和面积问题;(4)《立成算经》,一卷。为便于算者检索的一种表格。多已残缺不全。《算书》、《算表》、《算经》原本现藏法国巴黎图书馆。《算经》的另外两种抄本及《立成算经》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馆。
杂志名。贵州自治学社机关刊物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冬在贵阳创刊。月刊。张鸿藻、张百麟主编。以“催促预备立宪,实行国民自治”为宗旨。文言白话各半。因抚院不准立案,第二期延至次年七月始出版。每期发行
书名。即《尚书》。汉武帝时尊奉为五经之一,故名。
?—697唐并州晋阳(今山西太原西南)人。为箕州刺史。少学相术,相士言当位至太师,遂与綦连耀定君臣之契谋反。事发系狱,武懿宗令广引朝士,陷海内名士三十六家,皆族诛,连坐流窜者千余人。他与綦连耀同被诛。
全称八路定差法。宋代授予官员差遣的一种方法。四川、两广、福建、湖南等八路州县文、武官差遣,许本路及北方诸路在选官员随意选定窠阙,然后各由本路安抚制置司、转运司按照“定差阙”,分四季集注定差,每季第一月
清代江西之造纸作坊。多由安徽、福建之富商开设,雇佣槽工,抄造各种纸张。其基本生产单位为“槽”,一般每槽四人,扶头一人,检料一人,焙干一人,每日出纸八把。
?—1703清浙江秀水(今嘉兴)人,字肇佘,号慕徐。顺治进士。康熙二十二年(1683),以吏部侍郎往广东、福建,宣布开豁迁海之禁,给还两省民地三万九千余顷,使民复业。历官刑、兵、礼等部尚书。后以病告归
西魏废帝以南秦州改名。治洛谷城(今西和县南洛谷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礼县、西和县等地。隋移治上禄县(今礼县南)。唐属陇右道。辖境相当今礼县、西和、成县地。宝应元年(762)地入吐蕃。贞元五年(789)置行
①宋代军职。充当皇帝近卫的班直诸班,设都知、副都知和押班作统兵官。有散直左班都知、内殿直左第一班副都知,内殿直右第一班押班等名目。②宋内侍官名。入内内侍省设都都知、都知、副都知、押班等官,内侍省设左班
在今山西祁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晋天福元年(936),石敬瑭及契丹围晋安寨,唐以康思立“帅扈从骑兵赴团柏谷”;周显德元年(954),北汉谋大举入侵,“与契丹自团柏南趣潞州”,皆即此。北汉天会十三年(
即“亦力八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