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简书

简书

古代用竹木简书写的文书,特指戒命。《诗·小雅·出车》:“岂不怀归,畏此简书。”毛传:“简书,戒命也。邻国有急,以简书相告,则奔命救之。”孔颖达疏:“古者无纸,有事书之于简,谓之简书。”又朱熹集注:“或曰:简书,策命临遣之词也。”

铁简

猜你喜欢

  • 扶清灭洋

    亦称助清灭洋、兴清灭洋、保清灭洋、保国灭洋等。清末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政治口号。一般以大字书写在旗帜上。光绪二十四年九月十一日(1898.10.25)赵三多、阎书勤领导的山东冠县梨园屯义和拳起义时,第一次

  • 司令

    官名。隋开皇二年(582)始置,为宫廷内官尚宫属官,员三人,视勋品,掌图籍法式,纠察宣奏。金代置,为典卫司、宫苑司、惠民司诸司之长官,掌本司事务。额数一员,从六品至正七品。元代置于御香局、掌薪司、供膳

  • 知事

    ①官名。金代始置,为都元帅府、大宗正府、司农司、大兴府等官署之首领官。各置一至二员,品秩正七品至正八品不等。掌付事勾稽、省署文牍,总录诸案之事。多以识女真、汉字者充任。元代沿置。设于户部、礼部、兵部各

  • 四大寇

    本广州方言,用以称结伙行乞的外省流民。孙中山青年时代常与陈少白、尢列、杨鹤龄等聚谈反满,倡言无忌,被时人谑称“四大寇”。

  • 使君

    ①奉命出使者之尊称。②汉代对州刺史之尊称。三国、晋沿用。用以对州郡长官之尊称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:“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‘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与操耳。’”按刘备时为豫州牧。后世因之。

  • 知府事

    即“知府”。

  • 太室书院

    北魏太和八年(484),于太室山麓(在今河南登封)建嵩阳寺。隋唐时改名嵩阳观。五代后周时改建为太室书院。宋景祐二年(1035)更名嵩阳书院,为宋四大书院之一。

  • 江总

    519—594南朝陈济阳考城(今河南民权东)人,字总持。七岁而孤,依于外氏。十八岁起家梁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参军。侯景陷台城(今江苏南京),避难会稽(今浙江绍兴)龙华寺,后流寓岭南。陈天嘉四年(563),

  • 均人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掌平均土地赋税及人民力役。

  • 船引

    明代出海贸易船只之凭证。始行于万历三年(1575),由海防官颁发。上列船商姓名、籍贯与去向。十七年规定每年去东西洋的船只限发引数八十八张,后因出海船多,增至一百一十引,然仍不能满足海外贸易之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