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秘书省

秘书省

官署名。晋代置,《晋书·徐广传》:“(徐广)除秘书郎,典校秘书省。”一说晋代称秘书寺,至南朝梁终改称秘书省,与尚书、中书、门下、集书并称五省。设秘书监为长官,领著作省,掌管国史的修撰及管理中外三阁图书。其官属有秘书丞、秘书郎、著作郎、著作佐郎、校书郎等。北魏又设秘书令,位在监下,还设有秘书钟律郎。时秘书省长官经常参议制度,因设有内秘书,亦称秘书省为外秘书。北齐置监、丞各一员,郎中四员,校书郎十二员,正字四员,又领著作省。隋初加置录事二员,领著作、太史二曹。大业三年(607),增置秘书少监一员,为秘书省次官,减校书郎为十员,改太史局为监。其后又改秘书监、少监为秘书令、少令。又置儒林郎十员,掌明经侍问,唯诏所使;文林郎二十员,掌撰录文史,检讨旧事。此二郎官皆炀帝即位前的直司学士,增校书郎员四十人,加置楷书郎员二十人,掌抄写御书。唐龙朔二年(662),改名兰台,改秘书监为兰台太史,少监为兰台侍郎,秘书丞为兰台大夫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天授初,改秘书省为麟台,秘书监、少监、丞为麟台监、少监、丞,神龙元年(705)复旧。以秘书监一员为长官,少监二员为次官,置秘书丞一员,秘书郎四员,校书郎八员,正字四员,主事一员,令史四员,书令史九员,典书八员,楷书手八十员,亭长六员,掌固八员,熟纸匠、装潢匠各十员,笔匠六员。并领著作、太史二局。后国史、太史分为别曹,秘书省但主书写勘校。北宋前期,典籍图书之事皆归秘阁,秘书省仅掌常祭祀祝板,置判省事一员,以判秘阁官兼任。元丰改制后,秘书省置监、少监、丞各一员,著作郎一员,著作佐郎二员,秘书郎二员,校书郎四员,正字二员。掌古今经籍图书、国史实录、天文历数之事,并领太史局。南宋初不置,绍兴元年(1131)复置。西夏亦置。辽、金、元改称秘书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辛庄遗址

    商代中、晚期遗址。位于山东济南市东北约4公里处。1939年发现,1955年以来多次调查、发掘,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。从已知的材料看,当地还有西周至汉代的遗存。该遗址出土的商代遗物有陶器、石器、玉器、骨

  • 察八儿

    窝阔台汗国汗。海都长子。元大德五年(1301)海都死,在笃哇支持下继承汗位,弟斡罗思不服,兄弟交战,汗国削弱。七年,与笃哇同遣使入朝,请求停战议和,元成宗许之。不久,与笃哇相争,战于毡的、撒麻耳干之间

  • 建威城

    在今甘肃西和县北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蜀汉建兴七年(229),“亮自出至建威,(魏雍州刺史郭)淮退还,遂平二郡”,即此。

  • 孛星

    古代天文学名词。《晋书·天文志》:“孛星,彗之属也。偏指曰彗;芒气四出曰孛。”就“芒气四出”的形态而言,孛星有可能是一种彗星,也可能是一种新星或超新星爆发现象。

  • 雪花银

    元宝之优者。重五十两,纯洁无疵,如镜面,上面呈现雪花如浪之波纹。

  • 职方式

    唐尚书省兵部职方司办事章程。式文已佚。《唐律疏议·卫禁·烽候不警》中曾略引此式中关于烽候放烽规定的条文。

  • 寇瑊

    北宋汝州临汝(今河南汝州)人,字次公。太宗时擢进士,授蓬州军事推官,镇压李顺余部谢才盛等,徙开封推官。历河南府、并州通判、开封府判官及梓州路转运使等。以镇压梓州路少数族起义,擢侍御史,为三司盐铁判官。

  • 东洛城

   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。东晋(一说南朝宋)置戍。宋元嘉十八年(441)氐王杨难当谋据蜀,遣苻冲出东洛以御梁州兵,即此。西魏曾置东洛郡、县,后周废入平兴郡。

  • 化性起伪

    荀子用语。“伪”同“为”。指转化人之本性有赖人为的努力。《荀子·性恶》:“故圣人化性而起伪,伪起而生礼义,礼义生而制法度。”认为人本性恶,天生即有各种“疾恶”,唯有“圣人”才能兴礼义、制法度以开导、变

  • 浮梁陶政志

    书名。清吴允嘉述。二卷。陶政志一卷,旧事一卷。记述乾隆前景德镇瓷业发展概貌。收入《逊敏堂丛书》、《学海类编》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