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广通志
书名。有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徐国相纂修本等,以清迈柱等监修,夏力恕等纂修本为常见。一百二十卷。此书雍正十一年(1733)成书。取康熙旧志为底本,或增或并,分目三十一,较旧志为详。成书时,已分湖南、湖北为二,本志仍并为一书。惟开局武昌,距长沙以南诸郡稍远,故湖北详而湖南略,未为赅备。然全书条分缕析,按籍可稽。有雍正刊本。
书名。有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徐国相纂修本等,以清迈柱等监修,夏力恕等纂修本为常见。一百二十卷。此书雍正十一年(1733)成书。取康熙旧志为底本,或增或并,分目三十一,较旧志为详。成书时,已分湖南、湖北为二,本志仍并为一书。惟开局武昌,距长沙以南诸郡稍远,故湖北详而湖南略,未为赅备。然全书条分缕析,按籍可稽。有雍正刊本。
书名。清末马建忠撰。十卷。马氏年青时留心时势,专研西学。光绪元年(1875)以郎中被派赴法国留学。回国后入李鸿章幕办洋务。倡议学西方、行新政。此编即汇集其间所作论说、记事而成。分《记言》、《记行》两部
元、清地方行政区划名。元代散州或隶属于路,或直属行省,一般均领县。清代散州隶属于府,不领县,地位与县相等。
五代后蜀广政元年(938)所铸铜钱。径九分,重三铢,字八分书。铜质浑厚。广政通宝
北宋洛阳(今属河南)人,字玄之,学者称兼山先生。初以荫补官,后中进士,任军器少监、永兴军路提点刑狱等官。靖康间,金人犯永兴,与唐重等坚守,城陷身亡。曾从程颐学《易》、《中庸》二十余年。著有《兼山易解》
1827—1883清广西桂平人,一名俊,又名十二,字义堂。韦昌辉弟。参加金田起义。初封国宗。咸丰三年(1853)与石祥祯等率军西征,克常德、岳州(今岳阳)、武昌等处。五年镇守武昌,败胡林翼部。六年击毙
官名。西晋分中兵郎置,为尚书省右中兵曹长官通称,亦称郎中,六品。属五兵尚书。东晋、南朝省并中兵郎。北魏复置,属七兵尚书。太和十七年(493)定郎为从五品中,郎中五品上。二十三年皆称郎中,六品,仍可通称
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镜。传出*洛阳金村古墓。图像为一骑马武士手持短剑与虎格斗,武士头戴兜鍪(一说系鶡冠),身披皮甲,作奋力刺杀状,马昂首咆哮,虎凶猛扑抓,皆形象生动。借此可了解当时骑兵之装备。“刺虎图”
明太仓(今属江苏)人,字洋山。嘉靖进士。授南京工部主事。万历初,升右副都御史,累迁兵部左侍郎,提督两广军务,镇压林凤起义及罗旁潘积善等少数民族反抗。旋以南京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,总督漕运。有干济之才,
又称开户。明代指免除某些军户人丁入伍应役。范围包括:应补军役之生员;武职充军病故,子孙应袭原职而丁尽户绝者;故军户只一丁为现任官者等。
清代知府之别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