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泼寒胡戏

泼寒胡戏

唐歌舞戏名。又称泼胡王乞寒戏、乞寒胡戏、乞寒泼胡,简称乞寒。源于中亚康国(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),北周时由龟兹传入。舞者初为西域人,后汉人效之,人数众多,一般裸体,戴油帽(称苏莫遮帽),持皮囊(称浑脱),中贮水,互相泼洒,鼓舞跳跃以为乐,号浑脱队。为群众性娱乐组织。其乐曲称苏莫遮。中宗酷爱此戏,神龙元年(705)在洛阳南城上观之;景龙三年(709)十二月又令长安诸司长官往观。玄宗即位,宰相张说上疏谏止,开元元年(713)下令禁断。张说有《苏莫遮》诗,描绘此戏情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赞读

    官名。宋代始置。徽宗政和七年(1117)改原诸王府侍读而置,又资善堂亦设,职掌同旧制。明建文中增设资德院为太子官属,置此官。成祖即位废。

  • 司库大夫

    官名。即库部郎中,唐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库部郎中。

  • 颜果卿

    692—756唐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祖籍琅邪临沂(今属山东)。字昕。以荫授官。开元中,以书判超等迁范阳户曹参军。安禄山闻其名,表为营田判官、假常山太守。天宝十四载(755),禄山反,他应从弟平原

  • 毛牛山

    今四川西昌市牦牛山。延袤六七百里。明万历中,建昌倮酋五咱退保此山,为明军所破。

  • 侗族

    旧称侗僚、侗家苗。中国少数民族之一。自称更。分布于今湘、黔、桂毗邻地区。宋以前泛称僚,宋称仡伶、仡,明称峒人,清称峒苗,或泛称苗。与骆越有渊源关系。人口2508624人(1990年)。

  • 大军将

    官名。唐代南诏中央主要官员。共设十二人。在内随同清平官每日参见诏主议政,出外镇守重要城镇,任节度使,积有功绩,得升清平官,兼掌九爽、三托(皆中央职能部门)之事。

  • 西朝

    东晋、南朝建都建康(今江苏南京市),故又称建都其西洛阳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)的西晋为西朝。见《宋书·百官志》。《世说新语·品藻第九》:“王大将军(王敦)在西朝时,见周侯(周��

  • 四门小学

    学校名。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(496)始置东、西、南、北四门小学,属太常,训教皇宗子弟,以取代迁洛前之皇宗学;并依刘芳议,不设于四郊,而设于太学坊之四门,与太学共处。北齐亦置,改称四门学,领属于国子寺

  • 太常博士

    官名。秦代置博士,参议朝政及礼仪制度,并备咨询顾问,名义上隶于太常。西汉沿置,中期以后,分掌经学传授。魏、晋以后,以国子博士、太学博士专掌经学传授,别置太常博士,掌引导乘舆,拟议王公以下谥号,参议礼仪

  • 太丑兀里

    即“泰赤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