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大顺
清时人。隶太平军石达开部。咸丰七年(1857)随石出走,转战浙、闽、湘、桂。十年与朱衣点等离石返京,由赣入闽,攻占汀州(今长汀)。次年春克连城,旋在姑田乡作战受伤,旋卒。
清时人。隶太平军石达开部。咸丰七年(1857)随石出走,转战浙、闽、湘、桂。十年与朱衣点等离石返京,由赣入闽,攻占汀州(今长汀)。次年春克连城,旋在姑田乡作战受伤,旋卒。
散官名。金置,属教坊,从六品下。元升从五品。明废。
宋哲宗年号(1098—1100)。凡三年。
约1758或约1763—约1830清直隶大兴(今属北京)人,字松石。少聪颖,居海州,从凌廷堪学。曾任河南县丞。博学多识,通晓星卜、象纬、篆隶,尤精于音韵学。晚年穷愁无聊,以著小说自遣,成《镜花缘》一百
官署名。明代宦官机构。设掌作官一人,散官十余人,均由司礼监监工年老资深者挨转充任。听司礼监掌印或秉笔太监提督。掌营造龙床、龙桌、箱、柜之类。所需物料则由甲字库支取。并掌宫中糊饰等杂务。
运送漕粮的屯丁。清代设立屯卫,改明代卫所军丁为屯丁,仍另立户籍,分给一定数量的屯地。有漕地区的屯丁专司运送漕粮,虽也领种屯地,但不交纳丁银,以贴运漕。为区别于无漕地区的当差屯丁,故称。
书名。清乾隆二十四年(1759)敕修,二十八卷。分祭器、代器、冠服、乐器、卤簿和武备六类。绘制器物图形,并加说明。有清刻本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天官府膳部中大夫属官,员二人,正三命。掌帝、后饮食烹制,进食前必须先尝食。下设内膳中士及主食等以佐其职。隋开皇元年(581)罢。
728—796唐河东(今山西永济西南)人。乾元末,任汜水尉。德宗时,为宰相卢杞、窦参所重,累迁膳部员外郎、集贤院直学士、司农少卿。贞元八年(792),以本官权领度支。自以不善财计,乃请于左藏库中原有财
余(餘)古族名。亦作扶余、凫余、不与、符娄。西汉时亦称其所建政权为夫余。在今松花江中游平原上,以今农安为中心,南至辽宁北境,北达松花江中游,东至吉林市,西与鲜卑接。西汉隶玄菟郡,东汉末改属辽东郡。献帝
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南会稽山下。因东晋永和九年(353)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二人在此修禊而著名。有王羲之的《兰亭集序》。兰亭本位于天柱山下鉴湖湖口,以后曾迁至鉴湖中及天柱山顶。南北朝后期,在鉴湖中的兰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