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戎昭将军
官名。十六国后赵石虎置,地位高于左、右卫将军。
官名。十六国后赵石虎置,地位高于左、右卫将军。
元宪宗孙,玉龙答失子。至元十三年(1276),与宗王昔里吉、脱脱木儿等同叛。次年,攻掠和林(今蒙古国哈尔和林),为元军打败。后叛王内讧,被脱脱木儿立为主,与昔里吉相攻,兵败,被执送术赤后王火你赤处囚禁
梵文Pratityasamutpada的意译,亦译“缘生”,音译“钵剌底医底界叁嗢钵地界”。佛教名词。指事物的“生灭”、“变异”皆依此为“缘”(条件),方有彼“起”,故名。以此解释世界、社会、人生以及
爵名。清崇德元年(明崇祯九年,1636),始定为宗室封爵。入关后定为宗室封爵之第五等,位长子之下,固山贝子之上。简称贝勒。
书名。清刘孟扬撰。二卷。书成于光绪二十七年(1901)。上卷记义和团缘起及入天津后的发展情况,下卷记天津沦陷后形势。揭露了八国联军入天津后的残杀淫掠暴行。附有《天津城垣考》等。此书为“志国耻”、“雪国
古代关于天与人、天道与人道、自然与人为相互关系之论辩。春秋末年,郑国子产提出“天道远,人道迩,非所及也”(《左传·昭公十八年》),认为天与人相距甚远,互不干预。至战国,荀子提出“明于天人之分”(《荀子
即“癿加思兰”。
西汉初鲁(治今山东曲阜)人。以任侠闻,家无余财,而专趋人之急。曾脱季布于危难,及布尊贵,终身不见。自关以东,莫不延颈愿交。
书名。清官修。三百五十六卷,又首卷为穆宗序、修纂凡例、目录、进实录表及修纂官。起自道光三十年(1850)正月,止于咸丰十一年(1861)七月,为文宗奕詝一朝编年体史料长编。咸丰十一年十月命贾桢、桂良为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(1292)设,秩正四品,隶上都留守司,职掌同大都兵马司。置指挥使三员,副指挥使二员。
即“宾萌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