妫州
唐贞观八年(634)改北燕州置。因妫水得名。治怀戎县(今河北涿鹿西南石灰窑),长安二年(702)移治清夷军城(今怀来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、宣化、怀来、涿鹿、张北、赤城、崇礼、怀安、万全及北京市延庆等县地。开元中张说在州北筑长城,东南有居庸塞,形势险要,为北边重镇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妫川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妫州。五代晋入于契丹,改名可汗州。
唐贞观八年(634)改北燕州置。因妫水得名。治怀戎县(今河北涿鹿西南石灰窑),长安二年(702)移治清夷军城(今怀来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、宣化、怀来、涿鹿、张北、赤城、崇礼、怀安、万全及北京市延庆等县地。开元中张说在州北筑长城,东南有居庸塞,形势险要,为北边重镇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妫川郡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妫州。五代晋入于契丹,改名可汗州。
书名。明王鏊撰。一卷。杂录明代人物逸事,并及当时天下财赋、财用之数。
①官名。一州之长。《礼·曲礼下》:“九州之长,入天子之国,曰牧。”汉代及其后,州牧亦省称牧(参见“州牧”)。清代为知州别称。②见“牧夫①”。③地名。或谓即牧野。在今河南卫辉市东北。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:
明初惩治诽谤之禁令。成祖系以藩王起兵夺位,以辅佐建文诸臣为奸党,大肆杀戮,甚者加以族诛。又惧人窃议,故于永乐四年(1406)申诽谤之禁。
城墙建筑方法。即将木板立于墙两侧,木板之间填土逐层夯实,如此层层向上筑成墙体。产生于商代中期。郑州商城、盘龙城即采用此法,至今尚存的一段墙体可证。汉长安、汉魏洛阳城、唐长安、辽中京、元大都、明清北京城
一作僧伽提和、僧伽褅婆。罽宾国(今克什米尔)人,本姓瞿昙。其名意译为“众天”。十六国前秦时到长安,参与译出《阿毗昙八犍度论》等。后应慧远邀南去庐山。东晋太元十六年(391),于南山精舍译出《阿毗昙心论
明洪武初废甘州路,后置甘州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后五卫。同城而治,即今甘肃张掖市。为陕西行都司驻地。景泰七年(1456)以所属高台站置高台守御千户所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张掖、民乐、临泽及青海祁连等市、县地。清雍
即“杨三星”。
1855—1939直隶天津(今天津市)人,字卜五,号菊人,又号弢斋。清光绪进士。历翰林院编修兼充国史馆协修等职。中日甲午战后入袁世凯幕,在小站兼管营务处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以内阁学士兼练兵处提调
一种按比例尺绘制地图的传统方法。晋裴秀在“制图六体”中首列“分率”,即比例尺,并在编绘《地形方丈图》时又以一寸折合百里,故后代学者多有认为计里画方法始于裴秀。现藏陕西西安碑林的“禹迹图”石刻是现存最早
西汉置。治今河南南召县东南。属南阳郡。南朝宋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