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口厅
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)分汉阳县汉水以北地置,以位于汉水入江之口(一称夏口)得名。治汉口镇,即今湖北武汉市汉口。属汉阳府。1912年废厅,改夏口县。1926年改置汉口市。
清光绪二十四年(1898)分汉阳县汉水以北地置,以位于汉水入江之口(一称夏口)得名。治汉口镇,即今湖北武汉市汉口。属汉阳府。1912年废厅,改夏口县。1926年改置汉口市。
一作緍。相传夏时为国,春秋时为宋邑。在今山东金乡县。《左传》昭公四年(前538):“夏桀为仍之会,有緍叛之”;《春秋》僖公二十三年(前637):“齐侯伐宋,围缗”,皆即此。西汉置东緍县。
?—1863清广西新宁(今扶绥)人,一名吴元清。壮族。道光生员。早年借熬酒为业,结盟拜会,遭诬告被捕。咸丰二年(1852)夏越狱,在新宁州聚众起义,四方义军闻风归附。先后攻克新宁、养利、左州、龙州、宁
使职名。唐天宝十三载(754),礼宾院由鸿胪勾当检校。永泰二年(766)宦官鱼朝恩加内侍监、判国子监事,充鸿胪礼宾等使,主礼宾诸事。
唐贞元二年(786)析沧州置。治弓高(今河北东光西北)。长庆元年(821)废,次年复置。大和四年(830)又废,景福元年(892)再置。辖境约当今河北南皮、东光县境及交河一部分。五代周显德三年(956
官名。隋代内侍省掖庭局置,从九品下,并用宦者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隶长秋监,参用士人。唐内侍省掖庭局沿置,四人,从九品下,掌监杂作,典工役。
书名。清末冤海述闻客撰。一卷。中日甲午战争中济远舰管带方伯谦以临阵脱逃罪被杀,作者编纂此书为其鸣冤。凡《牙山战事纪实》、《大东沟战事纪实》、《方管带驻韩日记并条陈防倭事宜》三篇,并附海战图十二幅。于方
官名。三国魏置,指加“假黄钺”名义之大将军,一品,位在三公之上。北魏时元休任之。薛修义起兵反抗北魏政权时,曾自以为号。
唐贞观元年(627)分天下为十道,此其一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、甘肃祖厉河流域、宁夏贺兰山以东以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以西和狼山以南的河套等地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)置采访处置使,又分今陕西中部另置京畿
?—1464明河南鹿邑人,字惟行(一作惟衡)。永乐进士,授行人司副。宣德六年(1431)改御史。正统五年(1440)擢浙江按察使。参与镇压浙、闽农民起义。天顺元年(1457)升刑部尚书,以老致仕归。
中国近代宣传西学者对以孔孟儒家学说为代表的封建文化之总称。与“新学”相对。如谭嗣同自称其学术思想,经甲午之战而“大变”,过此以往,“长与旧学辞矣”(《与唐绂丞书》)。严复则谓:提倡新学,“能破旧学之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