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膳寺
官署名。(1)即光禄寺,唐光宅元年(684)改此名,神龙元年(705)复名光禄寺。(2)渤海国置,设令、丞掌寺事。
官署名。(1)即光禄寺,唐光宅元年(684)改此名,神龙元年(705)复名光禄寺。(2)渤海国置,设令、丞掌寺事。
晋代二卫下各设命中、武贲、羽林、上骑、异力五部,均以督官主之,合称五部督,分掌宿卫军中各种特选之兵。
①(?—前602)春秋时燕国国君。公元前617—前602年在位。继燕襄公即位。死后由宣公继位。②(?—前362)战国时燕国国君。公元前372—前362年在位。名失传。
即“假版官”。
?—前76西汉济南(治今山东章丘西)人。以郡县吏积功为被阳令。武帝末,因绣衣御史暴胜之推荐,征为右辅都尉。昭帝时,官至御史大夫。元凤四年(前77)为丞相,封宜春侯。
书名。明李时珍撰。五十二卷。成书于万历六年(1578)。卷一至二集录各家本草学序例;卷三至四为“百病主治药”;卷五后为各论,载列药物以“部”为纲,以“类”为目,物以类从,目随纲举。共列水、火、土、金石
算学术语。三国魏刘徽创立的解线性方程的一种方法。载《九章算术·方程》第十八问注。其消元法是消去常数项及部分未知数,使每行为两两相当之数,从而确立起各未知量之间的率关系,用今有术、衰分术求解。此术对方程
1770—1813清直隶大兴(今北京)人。少时曾充药铺学徒及更夫、书吏。嘉庆十一年(1806)入荣华会(一作龙华会,即八卦教)。十六年至滑县,与牛亮臣、冯克善、李文成等结为兄弟。旋被推为坎卦卦主,并总
三国魏咸熙元年(264)以野王典农置。治野王县(今河南沁阳市)。《晋书·宗室·太原成王辅传》:“魏末为野王太守。”西晋废。十六国后赵复置,仍治野王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和三年(328),赵主刘曜“分遣
官名。掌舟舸之官。《国语·鲁语下》载诸侯伐秦至泾水,晋叔向“召舟虞与司马”,韦昭注:“舟虞掌舟。”又《吕氏春秋·上农》:“泽非舟虞不敢缘名。”高诱注:“舟虞,主舟官。”
又名八舟蛮夷长官司。土司名。长官吴金骨,其先江西泰和人。明洪武五年(1372)置,授为长官。旋废。永乐元年(1403)复置。清顺治十五年(1658)附清。治今贵州黎平县北,管平天、坑洞等二十七寨,居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