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陵
东汉光武帝刘秀陵墓。位于今河南孟津县西。建武二十六年(50)初作寿陵。中元二年(57)二月光武帝卒,三月葬此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李贤注引《帝王纪》曰:“原陵方三百二十步,高六丈,在临平亭东南,去洛阳十五里。”
东汉光武帝刘秀陵墓。位于今河南孟津县西。建武二十六年(50)初作寿陵。中元二年(57)二月光武帝卒,三月葬此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李贤注引《帝王纪》曰:“原陵方三百二十步,高六丈,在临平亭东南,去洛阳十五里。”
在今湖北公安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开平元年(907),朗州师“雷彦恭攻涔阳、公安,高季昌击败之”,即此。
?—1591即朱显槐。明楚昭王朱桢后裔。嘉靖十七年(1538)封武冈王。四十三年上书条陈藩政,请设宗学,多被采纳。雅善文墨,尤好诗歌。著有《少鹤山人诗集》。
杂志名。清光绪二十八年三月(1902.4)在上海创刊。周刊。基督教长老会主办,吴板桥主编,广学会出版。通问使 官名。宋与金及蒙古战争期间与战后,为求和与议和所派使臣。
又作牌头。蒙古早期基层军官,统十夫,又称十夫长。元朝建国后,内迁蒙古军中的十夫长仍有此称。
西汉元封三年(前108)置。治今朝鲜咸兴市。为玄菟郡治。始元五年(前82)后属乐浪郡。东汉建武六年(30)废。
春秋时鲁国季孙氏于鲁哀公十二年(前483)推行的军赋变革。鲁成公元年(前590),鲁曾*作丘甲,至此又在土地外另按家财征赋。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杜预注:“今欲别其田及家财,各为一赋。”此外尚有不同解释
文书名。下行文。始用于汉代。凡官长告诫僚属,尊长告谕子孙均称敕。南北朝以后,成为皇帝专用命令文书之一。唐、宋之时,君主指示及诫励臣工或晓谕军民,有敕旨、敕牒、敕书之类。明代之敕由殿阁大学士起草进画,下
水名。在今河南柘城县北。《春秋》僖公二十二年(前638):“宋公及楚人战于泓,宋师败绩”,即此。
古部落名。亦称吉烈灭、乞烈迷、乞烈宾。金对黑龙江入海处诸族的泛称。唐称郡利,在黑水部(今伯力)北行十日处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“金之壤地封疆,东极吉里迷、乌底改诸野人之境。”元仍之,居近黑龙江口及库页岛
①即上都。京都的通称。东汉班固《幽通赋》:“皇十纪而鸿渐兮,有羽仪于上京”;《旧唐书·贺知章传》:“知章与越州贺朝、万齐融,扬州张若虚、邢巨,湖州包融,俱以吴越之士,文词俊秀,名扬于上京。”②指中原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