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沅
巡抚名。明万历二十七年(1599)用兵播州(治今贵州遵义市),以湖广地辽阔,分置。寻废。天启二年(1622)后或置或废。崇祯二年(1629)定设。半年驻偏桥镇(今贵州施秉县东北),半年驻沅州(治今湖南芷江),故名。为黔、楚重镇。清康熙三年(1664)移镇长沙府(治今湖南长沙市),同年分湖广省为左、右二布政司,右司徙长沙府,六年改左、右布政司为湖北、湖南省。雍正二年(1724)改偏沅巡抚为湖南巡抚。
巡抚名。明万历二十七年(1599)用兵播州(治今贵州遵义市),以湖广地辽阔,分置。寻废。天启二年(1622)后或置或废。崇祯二年(1629)定设。半年驻偏桥镇(今贵州施秉县东北),半年驻沅州(治今湖南芷江),故名。为黔、楚重镇。清康熙三年(1664)移镇长沙府(治今湖南长沙市),同年分湖广省为左、右二布政司,右司徙长沙府,六年改左、右布政司为湖北、湖南省。雍正二年(1724)改偏沅巡抚为湖南巡抚。
战国时齐国孟尝君飨客之舍名。参见“传舍”。
清雍正三年(1725)以威远州改置直隶厅。治今云南景谷县。属云南省。乾隆三十五年(1770)降为散厅,属普洱府。1913年废厅为县,1914年改名景谷县。
土司名。明永乐二年(1404)置散毛长官司,四年升为宣抚司。治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。属施州卫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改土归流,置来凤县。
宋代战士有功,将吏有劳,临时进行犒赏,谓之军赏。
161—230三国时琅邪开阳(今山东临沂北)人。本乐伎。东汉光和二年(179),曹操在谯纳为妾。建安初,操废丁夫人,遂为继室。建安二十四年(219),立为王后。子丕即帝位,尊为皇太后。明帝时尊为太皇太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改嘉兴府为路。治嘉兴县(今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嘉兴、桐乡、海盐、平湖、嘉善等市、县地。属江浙行省。至正二十六年(1366)朱元璋复为府。
周代在军中服樵采、汲水等劳役者。常配合兵车作战。
供皇室所用之茶。唐以后渐有此制。《全唐诗话》:“案唐制,湖州造贡茶最多。”清制,各地有专任采制贡茶之茶户,每岁皆按额以贡,由专人办解。
亦称斯叟、徙。斯与叟同声,或即为叟人族称。始见《华阳国志》。汉晋时主要分布在邛都(约今四川西南地区)。西汉元光五年(前130)司马相如曾出使该地。元鼎六年(前111)其地属越巂郡。与地名楪榆音近,或即
?—1007北宋人。宜州(今广西宜州北)澄海军校。景德四年(1007)六月,因知州刘永规苛役部卒,遂发动兵变,杀永规,拥判官卢成均为“南平王”,聚众数千人,据城起义。率众攻下柳州,八月围象州,久不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