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知识>不灰木

不灰木

石棉古名之一。又称石绒或石麻。以石棉织成的布则称“火浣布”或“火毳”。始见于《列子·汤问篇》:“周穆王大征西戎,西戎献锟铻之剑、火浣之布。……火浣之布,浣之必投于火,布则火色,垢则布色,出火而振之,皓然疑乎雪。”北宋苏颂《本草图经》:“不灰木,出上党,今泽潞山中皆有之,盖石类也。……或云滑石之根也,出滑石处皆有之”,正确认识石棉为石类,并第一次提出石棉与滑石的共生关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绍兴中西学堂

    学校名。又称绍郡中西学堂。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)创办。监董何琪,总校任塍,学生四十名,课程为国学、算学、外国文(英文、法文任择其一)。不习国学者为附课生,额二十名。二十五年蔡元培任总理,规划藏书室

  • 铸印局大使

    官名。明清礼部铸印局官员。明洪武设,一人,为主官。掌理铸造金宝、金印及内外百司之印信,并改铸、换铸印信。清乾隆二年(1737)设汉大使一人,为铸印局属官,未入流。由本部期满儒士选充,五年称职以应升官用

  • ①古族名。又称南蛮。古代对长江中游及其以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。先秦古籍中称为“六蛮”、“八蛮”或“百蛮”,又通称“南蛮”。分布于楚国西北部,多住于深山峡谷,无统一语言。尊奉槃瓠,流行槃瓠之传说。以种植

  • 他只丁

    ?—1521明吐鲁番首领。正德八年(1513),奉吐鲁番速檀满速儿命据守哈密。十一年,明派满哈刺三、写亦虎仙令其退出哈密,不久,复据之,并派兵侵扰沙州。嘉靖三年(1524)围攻肃州、甘州,战败被杀。

  • 约剂

    古代用作凭信的盟辞和契券。《周礼·春官·太史》:“凡邦国都鄙及万民之有约剂者藏焉。”郑玄注:“约剂,要盟之载辞及券书也。”又《秋官·司约》:“凡大约剂,书于宗彝;小约剂,书于丹图。”郑玄注:“大约剂,

  • 半床

    北朝时征收租调之单位。北齐均田令规定,一夫一妻为一床,无妻者为半床,一床纳调绢一疋,绵八两,凡十斤绵中,折一斤作丝,垦租二石,义租五斗。半床者减半。因租调过重,人户逃亡者日众,或则难于成家。如阳翟一郡

  • 永宪录

    书名。清萧奭龄撰。六卷,前有卷首,后附《大义觉迷录》中上谕四道。成书于乾隆十七年(1752)。卷首内容丰富,“纪祖宗创造制度官爵财赋之大略”,包括宫殿之制、宝玺之制、宗室封爵、八旗之制、官制、兵制、科

  • 中美续增条约

    亦称《蒲安臣条约》或《中美天津条约续增条款》。清同治七年六月九日(1868.7.28)前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以清政府“办理中外交涉事务重任大臣”名义,擅自与美国国务卿西华德(W.H.Seward)在华盛

  • 学治馆

    官署名。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十月设立,隶吏部。设提调、教务长、教员、检查官等。初掌管考试截取拣选举人及分发月选人员,每月二十四日考试,不合格者入馆学习。三十三年十二月添设法政新班,以六个月为一学

  • 唐彬

    235—294西晋鲁国邹县(今山东邹城东南)人,字儒宗。长于骑射,后转好经史,尤明《易经》。初为郡门下掾,举孝廉,州辟主簿,累迁别驾,又为魏相国司马昭掾属。晋泰始初,赐爵关内侯,出补邺令,迁弋阳太守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