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王岗遗址
河南西南部古文化遗存。在淅川县城南下王岗村北。1971年开始试掘,文化层厚约2—4米,包含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周的不同文化层,而以龙山文化堆积层最厚,遗迹、遗物最丰富。这里揭露出仰韶、屈家岭、龙山三种文化的叠压关系,不仅证明三者之间的时间早晚,而且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发展变化关系,对研究中国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变化,及其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,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河南西南部古文化遗存。在淅川县城南下王岗村北。1971年开始试掘,文化层厚约2—4米,包含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周的不同文化层,而以龙山文化堆积层最厚,遗迹、遗物最丰富。这里揭露出仰韶、屈家岭、龙山三种文化的叠压关系,不仅证明三者之间的时间早晚,而且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发展变化关系,对研究中国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变化,及其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历史,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钱币名。康熙十七年(1678),吴三桂之孙世璠即帝位,次年改元洪化时所铸之铜钱。文为“洪化”。
1455—1532明河间东光(今属河北)人,字时陈(或作廷陈),号龙湾。弘治进士。正德时历官工部右侍郎、吏部右侍郎。世宗即位,迁南京兵部尚书,被劾解职。嘉靖三年(1524)起为吏部尚书。后遭张璁排挤,
书名。唐韩昱撰。三卷。记述隋末李密、王伯当领导农民起义反隋经过。已佚。《资治通鉴考异》有征引。
803—838吐蕃赞普。一作可黎可足、彝泰赞普,藏名又作日巴坚。815—838年在位。长期患病,由钵阐布执政。唐长庆元年(821)、二年,先后在长安及逻些(今西藏拉萨)与唐会盟;三年,在拉萨大昭寺前立
即“李通玄”。
834—918唐末五代虔州南康(今属江西)人。光启元年(885),拥乡人卢光稠聚众起兵,连下虔、韶、潮三州,推光稠为兵马留后,自掌兵权。后光稠卒,州人拥其为帅,遣使附后梁。乾化二年(912),为虔、韶
仆(僕)官署名。即刑部都官司,唐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都官。
①本春秋楚棠邑,秦置堂邑县。治今江苏六合县北。西汉高帝时为侯国,后复为县。属临淮郡。东汉属广陵郡,西晋复属临淮国。东晋安帝时废入侨尉氏县。南朝梁复置。隋开皇四年(584)废入六合县。西汉置铁官。西晋永
官名。掌徒役之官。《墨子·迎敌祠》:“役司马射自门右,蓬矢射之,矛参发,弓弩继之。”孙诒让閒诂:“役司马,盖官名,掌徒役者。”
书名。明成祖朱棣语录汇编。杨士奇等编纂。十五卷。宣德五年(1430)成书,与《太宗实录》同进。万历三十年(1602),吕本校订刊印,改为五卷。凡六十子目,前有明宣宗序。参见“皇明宝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