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分钱
西汉铸币。铜质。据《史记·汉兴以来将相名臣表》,武帝建元五年(前136)“行三分钱”。一说三分钱即武帝所铸半两钱,枚重四铢,为半两(十二铢)的三分之一,故名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建元五年“罢三铢钱,行半两钱”。一说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记载有误,或曰为吕后“五分钱”之误,或曰为汉文帝“四铢”半两钱之误。
西汉铸币。铜质。据《史记·汉兴以来将相名臣表》,武帝建元五年(前136)“行三分钱”。一说三分钱即武帝所铸半两钱,枚重四铢,为半两(十二铢)的三分之一,故名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建元五年“罢三铢钱,行半两钱”。一说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记载有误,或曰为吕后“五分钱”之误,或曰为汉文帝“四铢”半两钱之误。
石棉古名之一。又称石绒或石麻。以石棉织成的布则称“火浣布”或“火毳”。始见于《列子·汤问篇》:“周穆王大征西戎,西戎献锟铻之剑、火浣之布。……火浣之布,浣之必投于火,布则火色,垢则布色,出火而振之,皓
西晋元康九年(299)分长沙郡东北诸县置,辖境相当于今湖北通城县一带。治下隽(今湖北通城县西北)。东晋咸康元年(335)并入长沙郡。
1856—1904清江西萍乡人,字道希(道爔),号云阁(芸阁),又号芗德、罗霄山人,晚号纯常子。以举人入京会试,与王懿荣、张謇、曾之撰合称“四大公车”。光绪进士,后擢至翰林院侍读学士兼日讲起居注官。中
海关名。清光绪二十二年(1896)设于吴淞口。
唐人。乐师。开元中,与弟彭年、鹤年皆有才学盛名。精音律,能歌,善奏羯鼓、觱篥。曾作《渭州曲》。在岐王宅时,隔室闻陇西沈研所弹,即曰“此秦声也”,闻相州薛满所弹,即曰“此楚声也”。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。每
地名。即今云南维西县县治。清置维西厅,民国改县。
见“三史国语解”。
书名。近人敦崇著。一册。记清朝历代位数、忌辰、内庭礼节、配享位次单等事,并辨雍正以女易男之传说,对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间的矛盾亦有所记述。
见“符节令”。
1458—1526明苏州长洲(今苏州)人,字全卿,号水村。成化进士。历官御史、江西按察使等。正德六年(1511)以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,统兵镇压刘六、刘七起义。八年,进兵部尚书。十年改吏部。十五年以曾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