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鸿胪卿

鸿胪卿

官名。晋、南朝宋时为大鸿胪的别称。梁、陈由大鸿胪改名,有丞,掌朝会时赞导礼仪。梁九班,陈三品、中二千石。北齐置为鸿胪寺长官,三品。历朝沿置,亦称“鸿胪寺卿”。隋初正三品,炀帝改从三品,唐因之。唐高宗、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同文正卿、司宾卿,寻各复旧。北宋前期为三品寄禄官,表示品级俸禄,不预寺务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始成为职事官,从四品。南宋随寺省。辽朝为南面朝官。明太祖洪武三十年(1397)改殿庭仪礼司正置,正四品。清朝置满、汉各一员,初定满员从三品,汉员正四品,顺治十六年(1659)改皆正四品。其上又置管理寺事大臣,由礼部满尚书兼任。光绪(1875—1908)中随寺省。参见“鸿胪寺”。


官名,即大鸿胪长官,汉置,掌归降的少数民族等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典客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二·大鸿胪》,参看“鸿胪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监御曹

    官署名。北魏初置,太武帝时,于洛拔曾任监御曹令,后省,孝文帝延兴五年(475)九月复置。负责料理皇帝生活起居事务,以令、长为长官,还有内廷派驻曹中监察政务的监御曹给事。

  • 王国执书

    官名。北齐置于皇子王国,员额二人,掌文字书籍之事。

  • 讲官

    明清指经筵讲官、日讲官等,即为皇帝进讲经史之官员。参见“经筵讲官”、“日讲官”。

  • 脱脱和孙

    即“脱脱禾孙”。

  • 铸钱衙

   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铸太平天国钱币。

  • 大理寺左寺

    官署名。明清大理寺所属机构。大理寺自明朝始分设左、右二寺,分理刑狱。二寺分工,明初多次变动。永乐定都北京后更定为左寺管南北两京刑名,右寺管顺天府、应天府、南北直隶和各省刑名。万历九年(1581),以二

  • 上将军

    官名。战国时魏、秦、燕、齐等国皆置,为督军征战的主帅,一说为前军之将。西汉亦置,位极尊。省称上将。西晋惠帝永康年间(300—301)赵王伦又置。十六国后赵、西秦及北魏、北齐皆置。北魏多用以安置投顺的其

  • 殿中督

    官名。三国蜀置。为皇帝左右亲近之职。见《三国志·郤正传》、《华阳国志·刘后主传》。官名,三国蜀置,为皇帝近臣,殿中武官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郤正传》:“(魏灭蜀后)后主东迁洛阳……蜀之大臣无翼从者,惟正及

  • 良媛

    官名。唐朝太子内官,置六员,正四品,位次良娣。

  • 军学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末陆军部暂设机构。掌全国各项军队训练及陆军学堂的教育、学术成绩等事项。主官有处长一人,司内分设教育、步队、马队、炮队、工程队、辎重队六科,每科设科长一人,科员、编辑员、绘图员、录事若干人;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