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道正

道正

官名。掌管道教事务之道官。金朝始置于各路,掌领一路之道人。元朝设于各州,为道正司之长官。掌道人词讼,如有道士与百姓发生词讼,则与地方官共同处理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亦置于州,每州一人,为诸州道正司之长官。品秩未入流,无俸禄,颁发度牒掌钤束一州之道人。清沿明制未改,例由礼部拣选通晓经义之道人充补,移咨吏部注册。


道官名。宋代始设于诸州,管理地方道教事务。金置于路,地位在道录之下。元代设于州、县,州道正为州道正司的主官;县道正属于县威仪司,其地位在道录之下,道判之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禁烟总局提调

    官名。见“禁烟总局” 。

  • 曳剌

    又译拽刺、移剌。契丹语,意为“壮士”、“勇士”。辽有拽剌军。又置旗鼓曳剌,护卫皇帝仪仗旗鼓。军中设拽剌司,掌边防侦候、传报军情。著帐局亦设拽剌官。金为枢密院、招讨司属官,司侦候与传送军情。架阁库曳剌为

  • 掌仪御侍

    女官名。金置,正九品,掌御仪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·内命妇品》注。

  • 民曹尚书

    官名。西汉成帝时置,属尚书令,为四曹 (一说五曹) 尚书之一。东汉沿置,为六曹之一,秩六百石。其职掌说法不一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本注以为主凡吏上书事; 刘昭注引蔡质《汉仪》则称,民曹尚书典缮治功作,监

  • 川师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职方中大夫川师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五畤尉

    官名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载:“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,祭青帝;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,作下畤祭炎帝;献公作畦畤栎阳祀白帝;汉高帝又立北畤祀黑帝;合为五畤,其地均在廱县。五祀既为祭祀五帝之地,故西汉设五畤尉以司

  • 五卫亲军

    元代枢密院所属京城侍卫军。世祖至元八年(公元1271年)改侍卫亲军为左、右、中三卫。十六年(公元1279年)增设前后两军,合称五卫, 秩均为三品, 各以都指挥使为主官,掌宿卫扈从,兼管屯田之事。

  • 工案

    官署名。宋徽宗崇宁三年 (1104),始于开封府所辖开封、祥符两县置,为县衙六案之一。大观二年 (1108),令诸县皆置。南宋临安府亦置。职掌仿工部。北宋大宗正司亦置,掌宗室外住屋宇修造之事,应办本司

  • 大观库

    官库名。宋徽宗大观 (1107—1110) 中置,掌收储发运司送到缗钱。官库名。见“元丰库”。

  • 图董

    清代职役名。掌一图征催之役。见“都图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