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户长

户长

宋朝乡役名。掌督催赋税,参与推排户等,编造五等丁产簿。太宗淳化五年 (994) ,令以乡村第二等户轮充。神宗熙宁三年 (1070) 改为雇役。后为催税甲头或保长所取代。南宋时,福建路仍置,轮差或招募。


(1)宋乡役名。掌督催赋税,参与推排户等,编造五等丁产簿。淳化五年(公元994年)规定差乡村第二等户轮充。熙宁三年(公元1070年)实行免役法,户长改为雇役。熙宁六年(公元1073年)推行保甲法后,由催税甲头或保长取代户长。南宋时,福建路仍轮差或雇募户长。(2)国民党政府时期推行保甲制度,其编组以户为单位,每户设户长一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书干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九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后无此职。

  • 稽勋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“稽勋清吏司员外郎”。

  • 内阁收发红本处

    清代内阁内部机构。乾隆嘉庆间设立,又称红本处或收本房。专掌收发红本。题本用红笔批写谕旨,凡批示过的题本称为红本,交由红本处每日发给六科传抄,年终缴回汇集,贮入红本库。本处职官由大学士在满、汉中书内派委

  • 官制用语,即贬官免职,同罢黜、黜免 贬黜。

  • 邺奚官督

    官名。西晋置。《晋书·武帝纪》:“泰始五年(269)六月,“邺奚官督郭廙上书陈五事以谏,言甚切直,擢为屯留令。”

  • 太常寺当月处

    清代太常寺内部机构。由满赞礼或读祝官一员,笔帖式一员轮值。掌收发往来文书,监用印信等事。

  • 分发

   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。乃任用官员之方法。京官称分衙门学习行走,外官称发省差委试用,统称分发。如新进士等分部学习行走或以知县分发差委者即是。

  • 南面行营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非常制,统领南京道诸路兵马。

  • 比部郎官

    比部郎中、员外郎通称。

  • 纳言中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武帝保定四年(564)改御伯中大夫置。仍属天官府。员二人,正五命。随侍于皇帝左右,掌管皇帝所用的书籍,可被派出使敌国及执行其他使命。下设纳言下大夫、纳言上士、纳言中士以佐其职,领给事上士、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