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官名。战国始置,尊称太守,为一郡最高行政长官。秦汉沿置。后为郡守、太守、刺史的简称。详见各条。②官制用语。官吏试职称守。汉朝官吏有试守之制,期限一年,满岁转正,得食全俸,即为“”。魏晋南北朝以低职署理高职、高职署理低职均称守。后者仅为暂摄、代理之义。唐制,散位低而职事高者则称守某某官。北宋前期承唐制,散官品级低于寄禄官一品者于寄禄官前加守字; 元丰改制后,职事官高于寄禄官一品者,于职事官前加守字,以此确定俸禄。辽、元朝官凡官阶低于官职者,亦均于官职前加一守字。


1、郡守、郡太守的省称。《后汉书·肃宗孝章帝纪》:“十一月,诏劳赐河东守、令、掾以下。”

2、试用称守。汉朝官吏,一般都有试用期(一年)。能胜任者转正为真,去“”字,不能胜任者迁回原职,或罢免。《后汉书·卓茂传》:“(孔)休字子泉,哀帝初,守新都令。”

3、低级官吏代理、临时代理高级官职位之职事,称守。见“守征虏将军”条。

4、兼任。高职位官吏兼任低职位官吏之职事称守。见“守期门仆射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林将

    官名,秦汉间有此官,分左右,掌指挥羽林军。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·宋子惠侯许瘛》:“以汉三年用赵右林将初击定诸侯,五百三十六户。”注:“师古曰:林将,将士林,犹言羽林之将也。”

  • 邸报

    见“邸抄”。

  • 丧祝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春官府太祝下大夫丧祝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御伯下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武帝保定四年(564)改称纳言下大夫。天官府属官,员二人,正四命。其职掌参见“纳言下大夫”。

  • 王会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“王会清吏司员外郎”。

  • 大理司卿

    明朝建国前,朱元璋所置掌管刑狱之官。吴元年(1367)置,一人,正三品。洪武元年(1368)革。

  • 海军提督衙门

    官署名。清光绪十四年(公元1888年)北洋海军建成,遂于威海卫设立海军提督衙门,设提督一人为长官,总领北洋海军舰队。舰队编为左、右翼、中翼、后翼四队。以总兵二人分任左、右翼长,兼管中军,并各分管一铁甲

  • 柔远后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朝理藩院绪司之一。康熙三十八年 (1699) 分柔远司而置。乾隆二十二年(1757)改为旗籍司。

  • 人皇王

    辽太祖子耶律倍封号。封于天显元年(926),治东丹国,统渤海故地。

  • 骑郎将

    官名,也称郎中骑将,简称骑将。秦汉皆置,秦属郎中令,汉属光禄勋,主骑郎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郎中令》:“郎中有车、户、骑三将,秩皆比千石。”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:“清河定侯王吸,以中涓从起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