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喀宗
又作索喀、索卡、索克、硕喀、雪卡宗。治所即今西藏工布江达县东雪卡。“雪喀”,藏语意为白山咀或酸奶色山咀。
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城东雪卡(雪喀)。1960年与三东宗及足木宗(觉木宗)西部合并,改置雪巴县。
又作索喀、索卡、索克、硕喀、雪卡宗。治所即今西藏工布江达县东雪卡。“雪喀”,藏语意为白山咀或酸奶色山咀。
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工布江达县城东雪卡(雪喀)。1960年与三东宗及足木宗(觉木宗)西部合并,改置雪巴县。
在今四川眉山县南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53眉州有猪龙泉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1眉州: 猪龙泉 “在州南石佛镇苏轼别业。轼尝云: ‘百年前有牝猪伏于此,化为二鲤,盖猪龙也’”。
亦作林坎镇。北宋置,属德阳县。在今四川德阳市北二十里黄许镇。
在今山西天镇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: 晚霞山 “山势高耸,日落返照成霞,因名。又形似莲花,一名莲花山”。
①唐天授二年 (691) 析大乡县置,属溪州。治所在今湖南保靖县西南大妥乡甘溪村。《元和志》 卷30洛浦县: “以县西洛浦山为名。” 长安四年(704) 改属锦州。五代废。②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
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。明嘉靖 《固原州志》 卷1: 炮架山 “在州西北一百二十里石城之前。四壁削立,极为险峻。成化五年,满四反,据此山”。
在今贵州思南县南。《清 一统志· 思南府》: 得胜关 “在府城南三里。明嘉靖二年修”。
即大獒山。在今安徽绩溪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绩溪县:大蹲山“在县北六十里。高四百仞,周百里。前据潭水,獒形矫首。山半有岩,亦名仙人岩,岩下有白龙潭”。
即今四川石棉县南回隆彝族乡。清光绪《越嶲厅志》 卷6: 同治二年 (1863),太平天国石达开率部困于紫打地 (安顺场),“石达开至洗马姑”,即此。
即今江西宜春市东彬江镇。明嘉靖 《袁州府志》 卷2: 宜春县东有彬江市。民国 《宜春县志》 卷11: 彬江 “距城四十里。市集环列,东部货物集合之区,出产富饶,水陆便利,商业颇称繁盛”。
即今阿庐古洞。在云南泸西县西北六里。《清一统志·广西州》:阿庐洞“在州城西五里。宏敞幽邃,中有雕栏、宝塔、彩云、玉柱、钟鼓、伞甑、瑶床、佛龛之异”。现为著名风景名胜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