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白虎山

白虎山

①亦名白虎矶、白浒山。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九十里长江南岸白浒镇村附近。《元史·伯颜传》:南宋末,阳罗堡之战“宋军大溃,数十万众,死伤几尽,夏贵仅以身免,走至白虎山”。

②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罗阳县“青山”条下:“在县西北者, 又有白虎山。”

③亦名白战山、白兽山。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74通义县:白虎山“在县东北二十四里。其山壁立,西临导江水。《华阳国志》云:秦昭王时,白虎为害,募人杀之,廖仲药、秦精等射中之,山因此为名。下有白虎潭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石原

    亦名西原。在今甘肃灵台县西北梁原乡一带。《元和志》卷3良原县:“石原,在县西南,即所谓良原也。”《寰宇记》卷32泾州良原县:白石原“其原起自县西南三十里,东下三十里,分为两原:一在南三十里,更名良原;

  • 安定砦

    北宋政和三年(1113)改马村砦置,属任丘县。在今河北任丘市西。金废。

  • 荆山洞

    又名冯家洞、长乐洞或大洞。即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太极洞。《寰宇记》 卷103广德县: 荆山洞 “在县东北五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广德州 “金牛岭” 条下: “ 《志》 云: 荆山洞亦在州东北七

  • 贾嗣桥

    即今四川江津市东南贾嗣镇。清光绪 《江津县志》 卷2: 贾嗣场 “距城九十里”。

  • 下落县

    西汉置,属上谷郡。治所即今河北涿鹿县。西晋改为下洛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涿鹿县。属上谷郡。三国魏改为下洛县。

  • 曲部山

    在今云南砚山县北维摩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维摩州:曲部山“在州治(今维摩)西。中峰高耸,下有泉,流为溪,经州南数里,入于石窦。今山下有曲部驿”。

  • 张桓侯庙

    俗称张飞庙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城外长江南岸飞凤山麓。祀三国蜀汉名将张飞。飞死后谥桓侯,故名。明嘉靖《云阳县志》卷上:张桓侯庙“在治江南飞凤山隅。汉末建。元顺帝敕修。国朝重修,嘉靖十八年知县杨鸾、主

  • 三河戍

    唐置,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南五十余里三河乡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睦州“有三河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严州府:三河关“在府(治今梅城镇)南四十里。有三河渡,即东阳江渡口也。唐置三河戍于此”。唐置,在今浙江省

  • 茅峒

    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高州府茂名县 “东门营” 条内: “又有茅峒,在府东南十里。四山环合,中有隙地,可以藏兵,当山缺处,一径迤逦,通神电以西诸路。成化二年,‘贼’邓公长据此,知府

  • 太子寺

    今甘肃广河县治。清属河州,有州判驻此。1919年改置宁定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