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晋熙郡

晋熙郡

①东晋隆安二年 (398) 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晋熙县 (今四川绵竹县)。南朝宋属益州。南齐永元初废。梁复置,属潼州。北周移治阳泉县 (今四川德阳市西北孝泉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绵竹县及德阳市西部地。隋开皇还治晋熙县,寻废。

②东晋义熙中析庐江郡置,属南豫州。治所在怀宁县 (今安徽潜山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安庆、潜山、怀宁、岳西、桐城、枞阳、望江、太湖、宿松等市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

(1)东晋义熙中分庐江郡置,治怀宁县(今安徽潜山县)。辖境约当今安徽省潜山县和太湖县东北部、桐城市部分地。属豫州。南朝宋改属南豫州。梁属晋州(北齐改江州,陈和北周复为晋州)。隋开皇初废。(2)东晋隆安二年(398年)置,治晋熙县(今四川绵竹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绵竹市一带。南朝齐永元年间废。梁时复置。北周时移治阳泉县(今四川德阳市西)。隋初仍还旧治。开皇初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猛喇

    即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西南猛拉。清设掌寨。

  • 竹巴笼

    即今四川巴塘县西南竹巴龙乡。为金沙江重要津渡。亦为打箭炉(今四川康定县)至西藏南路主要驿站之一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4:“牛古有河通舟楫,复沿山行,逶迤五十里渡金沙江,至竹巴笼,有碉房、柴草、塘铺。”

  • 榆中

    古地区名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武灵王二十年,“西略胡地,至榆中,林胡王献马”。同书 《秦始皇本纪》: 三十三年 (前214),“西北斥逐匈奴,自榆中并河以东,属之阴山,以为三十四县,城河上为塞”。三国

  • 昆仑塞

    即昆仑障。西汉属广至县。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敦煌郡广至县: “宜禾都尉治昆仑障。” 《后汉书·孝明帝纪》: 永平十七年(74),遣奉车都尉窦固等“出敦煌昆仑塞,击破白山虏于蒲类海上”

  • 三岔关

    即今甘肃临潭县东南三岔乡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7洮州卫:三岔关“在卫城东四十五里”。

  • 东台湖

    在今安徽寿县城东北隅。《水经·肥水注》:“肥水又西径东台下,台即寿春外郭,……东侧有一湖,三春九夏,红荷复水,引渎城隍,水积成潭,谓之东台湖,亦肥南播也。”守敬按:“《凤台县志》:东台湖即今州城外东北

  • 白土津

    黄河津渡。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黄河上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白土城“在大河之北,而为缘河济渡之处”。《晋书·吕光载记》:吕光亲讨羌彭奚念,“奚念大惧,于白土津累石为堤,以水自固,遣精兵一万距守河津”

  • 盖阳县

    一名葛阳县。北魏置,为修阳郡治。在今河南西峡县北。北周废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河南省西峡县北。属修阳郡。北周废入修阳县。

  • 东势角

    即今台湾省台中县东之东势镇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疆域志》 台湾县:“自治北行二十里为葫芦墩……葫芦墩东北二十里为东势角。”

  • 浊谷

    在今陕西咸阳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北魏太和十七年 (493),“北地民支酉聚众数千附于齐,进至咸阳北浊谷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