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呼伦贝尔盟

呼伦贝尔盟

清末为呼伦贝尔副都统辖地。1915年划为 “特别区域”,直接归中华民国中央政府节制,并受黑龙江省监督。1920年取消 “特别区域”,呼伦贝尔副都统专辖蒙旗事宜。1932年伪满洲国在此设兴安北分省。1945年解放后,成立呼伦贝尔自治省政府。1946年改为呼伦贝尔自治政府。1948年改为呼伦贝尔盟,盟府驻海拉尔市。1949年与纳文慕仁盟合并为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。1954年兴安盟并入,复设呼伦贝尔盟。1980年将原兴安盟所属旗县划出。据西清 《黑龙江外纪》 卷1: “呼伦贝尔,一作呼伦布雨尔,通称海兰尔。盖其地有池,一曰呼伦,一曰贝尔,官军屯驻二池间,因以名地。” 呼伦贝尔盟即以呼伦、贝尔二湖为名。


旧盟名。1954年由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(简称呼纳盟)和兴安盟合置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。辖海拉尔、满洲里、牙克石、扎兰屯、额尔古纳、根河等市和陈巴尔虎、阿荣、新巴尔虎左、新巴尔虎右等旗及莫力达瓦达斡尔族、鄂温克族等二自治旗。行政公署驻海拉尔市(今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)。1969—1978年期间,曾改属黑龙江省。2001年撤销,改置呼伦贝尔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座塔厅

    清乾隆三十九年(1774)析塔子沟厅东部地置,属直隶省承德府。治所在三座塔(今辽宁朝阳市)。四十三年(1778)改为朝阳县。清乾隆三十九年(1774年)置,治今辽宁省朝阳市。直属直隶省。四十三年降为朝

  • 小溪

    ①一名沐鹤溪。即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、青田县境内之小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青田县:小溪“在县西南二十里”。东流入大溪后称为瓯江。②即今福建平和县治小溪镇。元置小溪巡司。至元三年(1337)南胜县曾迁治

  • 杜甫草堂

    ①亦名浣花草堂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区西郊浣花溪畔。为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故居。唐乾元三年(760)诗人在此盖草舍居住,即诗中所云“万里桥西宅,百花潭北庄”。北宋元丰间,在旧址建祠宇,近梵安寺,成为成都

  • 登封县

    唐万岁登封元年 (696) 改嵩阳县置,属洛州。治所即今河南登封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5: “则天因封岳,改为登封。” 神龙元年 (705) 复为嵩阳县。二年 (706) 复为登封县。开元元年 (713)

  • 陵罗县

    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罗州。治所在今广东化州市北一百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化州: 陵罗废县,“宋白曰: 县在陵、罗二水间,因名”。贞观九年 (635) 属辩州,北宋开宝五年 (972)

  • 李庄水驿

    即今四川宜宾市东六十里李庄镇。明正德《四川志》卷16南溪县:李庄水驿“在治西七十里”。

  • 格德尔古河

    即今青海都兰县西北素梭郭勒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青海和硕特部西右翼中旗: 柴达木河 “西北流,格德尔古河、乌兰乌苏河、布隆吉尔河俱自其东注之”。

  • 福寿山

    即今新疆乌鲁木齐市西南郊之雅玛里克山。清 《三州辑略》: 福寿山 “在巩宁城南里许,……每见云雾迷漫,夏必雨,冬必雪,俗称灵应山。西向建龙王庙 一座,山腰开渠宛转如带”。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61 《

  • 龙涸防

    北周保定五年(565)于龙涸城置,在今四川松潘县。天和元年(566)于此置扶州、龙涸郡和嘉诚县。

  • 三七市

    即今浙江余姚市东三十六里三七镇。旧属慈溪县。清雍正《慈溪县志》卷1:三七市在“县(旧治慈城镇)西二十五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