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金瓯

金瓯

金瓯(ōu欧):黄金之瓯,盛酒器。喻指疆土完整,政权巩固。南朝梁大同年间,武帝萧衍曾夜间梦见中原地区的州牧、郡守都以地来降,满朝文武隆重庆贺。醒来之后,非常高兴。天明以后向中书舍人朱异谈了此事,朱异说:“这大概是天下就要统一,上天预先给予的征兆吧!”武帝说:“平时我很少作梦,昨晚这个梦,使我倍感欣慰。”到了太清二年,北魏刺史侯景果然来归,武帝非常高兴,认为自己与神相通,于是商议接受侯景的事,但暂时没有决定下来。武帝曾外出办事,走到武德阁,自言自语地说:“我国家好似金瓯,没有一点缺损,今立刻接收侯景所献领土,最为合宜;倘若再有周折,就追悔莫及了。”梁武帝萧衍(464-549年)字叔达,南兰陵(今江苏武进西北)人。

【出典】:

梁书》卷56《侯景传》862页:“初、中大同中,高祖尝夜梦中原牧守皆以地来降,举朝称庆,寤甚悦之。旦见中书舍人朱异,说所梦,异曰:‘此岂宇内方一,天道前见其征乎。’高祖曰:‘吾为人少梦,昨夜感此,良足慰怀。’及太清二年,景果归附,高祖欣然自悦,谓与神通,乃议纳之,而意犹未决。曾夜出视事,至武德阁,独言‘我家国犹若金瓯,无一伤缺,今便受地,讵是事宜,脱致纷纭,非可悔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司空图《南北史感遇十首》:“兵围梁殿金瓯破,火发陈宫玉树摧。” 唐·罗隐《台城》:“玉井已干龙不起,金瓯已破虎曾争。” 宋·刘克庄《咏史》诗之二:“保惜金瓯未必非,台城至竟亦灰飞。” 宋·王奕《贺新郎·金陵怀古》:“可笑诸公俱铸错,回首金瓯瞥徙。” 宋·文天祥《满江红·代王夫人作》:“算妾身、不愿似天家,金瓯缺。” 明·徐宏祖《徐霞客游记·黔游日记一》:“但各州之地俱半错卫屯、半沦苗孽,似非当时金瓯无缺矣。” 清·张锥屏《三元里》诗:“如何全盛金瓯日,却实金僧岁币谋。” 清·李调元《感怀四首》:“复九此仇盟玉帛,提三尺剑奠金瓯。” 毛泽东《采桑子·重阳》:“收拾金瓯一片,分田分地真忙。”


【词语金瓯】   汉语词典:金瓯

猜你喜欢

  • 倦鹢

    源见“六鹢风”。喻倦怠之人。宋陆游《感事》诗:“倚楼不用悲身世,倦鹢无风亦退飞。”

  • 生公石

    源见“生公点石头”。指苏州 虎丘山下晋高僧生公讲经处。明王世贞《邀助辅游虎丘》诗:“逃禅再起生公石,倚醉频呼陆羽茶。”亦借指高僧讲经台。清宋琬《己酉过姜如农东莱草堂》诗:“应据生公石,军持话宿因。”【

  • 挂笏看山

    同“拄笏看山”。清袁枚《寄寅和斋榷使》:“明公以五十之年,掌牢盆之任,天恩优渥,地界繁华,正宜挂笏看山,从容敷政,而何乃自苦如此?”

  • 萑苻

    借指盗匪。唐李商隐《有感》诗: “有甚当车泣,因劳下殿趋。何成奏云物?直是灭萑苻。”●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 “大叔为政,不忍猛而宽。郑国多盗,取人于萑苻之泽。大叔悔之,曰: ‘吾早从夫子,不及此。’

  • 耆域术

    南朝梁.释慧皎《高僧传》:“耆域,天竺人……汝南滕永文两脚挛曲不能起行。域取净水一杯,杨柳一枝,拂水举手向永文而咒。如此者三。因以手搦永文膝令起,既行如故……”高僧传中记载了天竺僧耆域的高超医术,用净

  • 离魂倩女

    源见“倩女离魂”。喻指痴情美女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三本二折:“我为头儿看,看你个离魂倩女,怎发付掷果潘安。”明唐寅《收江南》词:“好似离魂倩女,镇相随。”【词语离魂倩女】  成语:离魂倩女汉语大词典:

  • 飞空锡

    同“飞锡”。宋张孝祥《送慈曼如金山迎印老住大沩》诗:“道人自有飞空锡,只载中泠十丈洪。”

  • 钟闻饭后

    同“饭后钟”。宋刘克庄《沁园春.和林卿韵》词:“这瞎汉还曾自配量……机蹉面前,钟闻饭后,我上堂时众下堂。”

  • 釜底尘

    同“釜甑生尘”。元郑元祐《送诗僧珩书记》诗:“艰难若此良自笑,束烧不爇釜底尘。”

  • 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

    穷:尽。 随意而行,来到流水的尽头;席地而坐,仰看白云的兴起。 形容悠闲的心态。语出唐.王维《终南别业》:“中岁颇好道,晚家南山陲。兴来每独往,胜事空自知。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。偶然值林叟,谈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