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

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

恻隐:同情,怜悯。 同情心,每个人都有。语出《孟子.告子上》: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。”元.关汉卿《蝴蝶梦》二析:“圣人道:‘恻隐之心人皆有之。’你不救,等我救。”《封神演义》三四回:“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。将军何苦执一而不开一线之方便也?”《警世通言.宋小官团圆破毡笠》:“刘翁道:‘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。你肯在我船上相帮,管教你饱暖过日。’”也单引〔恻隐之心〕。北齐.邢子才《为受禅登极赦诏》:“故知恻隐之心,天地一揆;弘宥之道,今古同风。”唐.白行简《文王葬枯骨赋》:“俾夫恻隐之心,因形骸而下至于地;升闻之德,随精魄而上动于天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二难

    《世说新语.德行》:“陈元方子长文,有英才,与季方子孝先,各论其父功德,争之不能决,咨于太丘,太丘曰:‘元方难为兄,季方难为弟。’”东汉陈寔的两个儿子陈元方和陈季方,是不相上下的两位贤人。后因以“二难

  • 不见经传

    没有看到以往文献典籍记载过,犹言无根据、无来历。宋代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六:“俗语云:‘但存方寸地,留与子孙耕。’指心而言也。三字虽不见于经传,却亦甚雅。”述宾 在经传上见不到这样的记载。比喻没有根据

  • 履下趾

    源见“东郭履”。形容处境窘迫。明王世贞《杜员外述贬》诗:“雪压履下趾,风欺衣前肘。”

  • 楚王吞蛭

    汉贾谊《新书.春秋》载:春秋 楚 惠王(一说楚庄王)食寒葅,有蛭,恐司厨者获罪,乃暗吞之。后因以“楚王吞蛭”称颂王者宽仁待下。《旧唐书.姚崇传》:“楚王吞蛭,厥疾用瘳……皆志在安人,思不失礼。”

  • 愁肠碎

    源见“断肠猿”。形容哀愁至极。宋 陈袭善《渔家傲.忆营伎周子文》词:“鹫岭峰前阑独倚,愁眉蹙损愁肠碎。”

  • 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

    成:成全。美:好事。恶:坏事。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坏事。 表示君子处世有原则,坚持与人为善。语出《论语.颜渊》:“子曰:‘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小人反是。’”元.无名氏《看钱奴》

  • 磔鼠治狱

    《史记.酷吏列传.张汤传》:“张汤者,杜(即后来所称的杜陵,地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)人也。其父为长安丞(官名,多作佐吏之称),出,汤为儿守舍。还而鼠盗肉,其父怒,笞(鞭打,或用杖击)汤。汤掘窟得盗鼠及余

  • 扬州鹤

    同“扬州骑鹤”。宋辛弃疾《满江红.和廓之雪》词:“待羔儿酒罢又烹茶,扬州鹤。”《剪灯新话.华亭逢故人记》:“苟慕富贵,危机岂能避?世间宁有扬州鹤耶?”【词语扬州鹤】  成语:扬州鹤汉语大词典:扬州鹤

  • 圣人忘情

    参见:太上忘情主谓 品德高尚的圣人,在感情上放得下。〔例〕毛泽东~,虽然失去了儿子,仍无失态,既瞒着儿媳,又处理国家大事。△用于描写人物。【词语圣人忘情】  成语:圣人忘情汉语大词典:圣人忘情

  • 垫角巾

    同“折角巾”。清唐孙华《寿朱雪鸿七十》诗:“坐中独掣谈经席,雨后争看垫角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