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词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分我余光

分我余光

指甘茂请苏代帮助、照顾、提携。后以此典比喻借重别人的地位为自己谋利益;或比喻向人借贷钱物。甘茂,楚下蔡(今安徽凤台)人,曾从史举先生学习百家学说,战国时秦国大臣,因在统治上层里政见不合,甘茂恐怕受害而逃往齐国,在道上遇着到秦国出使的苏代。甘茂说:“我在秦国有罪,恐怕受害而逃出,没有地方容身。我听说有个穷人女儿和富人女儿一同搓捻麻线,穷人女儿说:‘我没有钱买蜡烛,您的蜡烛光亮幸而有多余,您可以分给我一点多余光亮,对您自己照明没有损害,而我却能得到一些方便。’现在我甘茂陷入困境,您正要出使秦国而且当权。我的妻子儿女在秦国,希望您用一点剩余力量去拯救他们。”苏代应允了。苏代在秦国办理公事。不久,趁便劝秦王说:“甘茂,不是一个普通人。甘家留在秦国,连续几代被重用。从殽山(今河南洛宁西北)要塞直到鬼谷(今陕西淳化东),那里地形险要及平坦他都清楚了解。甘茂可以借齐国力量,联合韩、魏,反过来算计秦国,这对秦国是不利的。”秦昭王说:“那该怎么办呢?”苏代说:“大王您不如加重送给甘茂礼物,提高他俸禄,去迎接他回来。他来了就安顿在鬼谷,终身不让他出来。”秦王说:“好。”便赐给甘茂上卿(高级大臣)官位,并派人带着相印到齐国去迎接他。甘茂不肯去。苏代便对齐湣王说:“甘茂是一个贤能的人。现在秦国赐给他上卿官位,并带着相印来迎接他。甘茂感激大王赏赐,乐意做大王的臣子,所以推辞不去。现在大王准备用怎样礼节来款待他呢?”齐湣王说:“好。”便安排甘茂上卿官位,留在齐国。秦国又免除了甘茂家里之赋税和徭役,用以同齐国争着收买甘茂的心。此典又作“余明”、“余照”、“余光”、“借余光”、“分光”、“分辉”、“分光亮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71《樗里子甘茂列传》2316、2317页:“甘茂之亡秦奔齐,逢苏代。代为齐使于秦。甘茂曰:‘臣得罪于秦,惧而遁逃,无所容迹。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(jī讥,搓线),贫人女曰:我无以买烛,而子之烛光幸有余,子可分我余光,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。今臣困而君方使秦而当路矣。茂之妻子在焉,愿君以余光振之。’苏代许诺。遂致使于秦。已,因说秦王曰:‘甘茂,非常士也。其居于秦,累世重矣。自殽(xiáo淆,山名)塞及至鬼谷,其地形险易皆明知之。彼以齐约韩、魏反以图秦,非秦之利也。’秦王曰:‘然则奈何?’苏代曰:‘王不若重其贽(zhì置,见面时所送礼物),厚其禄以迎之,使彼来则置之鬼谷,终身勿出。’秦王曰:‘善。’即赐之上卿,以相印迎之于齐。甘茂不往。苏代谓齐湣(mǐn敏)王曰:‘夫甘茂,贤人也。今秦赐之上卿,以相印迎之。甘茂德王之赐,好为王臣,故辞而不往。今王何以礼之?’齐王曰:‘善。’即位之上卿而处之,秦因复甘茂之家以市于齐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宋·谢惠连《塘上行》:“愿君眷倾叶,留景惠余明。” 北周·庾信《灯赋》:“乍九光而连采,或双花而并明。寄言苏季子,应知余照情。” 唐·骆宾王《萤火赋》:“傥余光之可照,庶寒灰之重然。” 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倘能分其斗水,济濡沫之枯鳞;惠以余光,照孀栖之寒女。” 唐·李白《陈情赠友人》:“愿假东壁辉,余光照贫女。” 唐·李商隐《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》:“而独分光邻女,贷润监河。”

宋·苏轼《陈季常见过三首》之三:“余光幸分我,不死安可独。” 宋·陆游《谢葛给事启》:“某偶阶末契,遂借余光。” 宋·张孝祥《江州林知府》:“寒女缉苎,所愿分光于有余;拙匠伐柯,尚欣取则之不远。” 宋·张孝祥《淮东漕魏郎中》:“仰邻烛之分辉,庶山藜之不采。” 清·杨朝观《寇莱公思亲罢宴》:“他挑灯伴读落叶寒窗,那有余辉东壁分光亮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再刖

    同“抱璧双刖”。唐白行简《石韫玉赋》:“傥见彩于一拳,庶无虞于再刖。”【词语再刖】   汉语大词典:再刖

  • 类樗

    源见“樗栎”。谓像樗。形容无才。明袁宏道《病起》诗:“不去终惭鹄,无才合类樗。”

  • 贾生涕

    《汉书.贾谊传》载:汉文帝时,天下初定,制度疏阔,匈奴侵边,诸侯王不服,“谊数上疏陈政,多所欲匡建,其大略曰:‘臣窃惟事势,可为痛哭者一,可为流涕者二,可为长太息者六,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,难遍以疏举。

  • 龙德在田

    《易.乾》:“‘见龙在田’,德施普也。”后因以“龙德在田”谓恩德广被。《梁书.高祖丁贵嫔传》:“龙德在田,聿恭兹祀。”【词语龙德在田】  成语:龙德在田汉语大词典:龙德在田

  • 和氏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借指识才之士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塞难》:“夫见玉而指之曰石,非玉之不真也,待和氏而后识焉。”亦借指美玉。汉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晁采琬琰,和氏出焉。”汉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前殿崔巍兮,和

  • 含哺鼓腹

    《庄子.马蹄》:“夫赫胥氏之时,民居不知所为,行不知所之,含哺而熙,鼓腹而游,民能以此矣。”后因以“含哺鼓腹”形容百姓过着安乐的生活。《后汉书.岑彭传》:“狗吠不惊,足下生牦,含哺鼓腹,焉知凶灾?”并

  • 马鬣一滴

    唐李复言《续玄怪录.李卫公靖行雨》载:李靖尝射猎霍山中,投宿一朱门大第。夜间有人叩门,命主人家儿子行雨。太夫人请李靖去,告知此是龙宫,二子外出未归,恳求李靖代去行雨。李靖推辞不得,将行,夫人取出一小瓶

  • 黄帝作车

    《后汉书.舆服志上》刘昭注:“《世本》云:‘奚仲始作车。’《古史考》曰:‘黄帝作车,引重致远。其后少昊时驾牛,禹时奚仲驾马。’臣昭案:服牛乘马,以利天下。其所起远矣,岂奚仲为始?《世本》之误,《史考》

  • 相如四壁

    源见“家徒四壁”。指司马相如未遇时极为贫困。亦借指未发迹的士人身居贫困。明张凤翼《红拂记.奇逢旧侣》:“怜取相如四壁,把家资罄竭相供。”

  • 三生石上梦

    源见“三生石”。指前因宿缘的虚幻之事。宋黄庭坚《和答莘老见赠》:“三生石上梦,记是复疑不。”